上映之前,《白塔之光》备受期待。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国产电影中的独苗,回国后,又在北京电影节大杀四方,成色如何,众说纷纭。
《白塔之光》是导演张律从国外回来在广州待了14天,写出了这个剧本,然后用20多天的时间将电影拍完。
正因为回国、广州这段经历,让《白塔之光》中有了对过去的追忆和怀念,也让女主的设定成了一个从广东来的北漂一族。
之所以取名《白塔之光》,一是因为“白塔之光”旅社对他们有帮助,为表感激之情。
二是因为白塔在晴天反射的光和阴天、雪天、雪天,本色的白色就是光,对情感有安慰作用。
因此,想要更好的理解这部片子,得先弄明白白塔在片中的寓意,白塔见证了他们的决定与遗憾,他们想像白塔一样留下来。
白塔是无影塔,不论什么时间点都看不到影子。
就像辛柏青和黄尧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这一影子的陪伴,可白塔并不是没有影子,只是因为离得太远,所以无缘得见。
谷文通五岁时,父亲因流氓罪被母亲赶出门,几十年来一直待在北戴河,从此再也没有见过。
欧阳文慧五岁前在北戴河生活,之后成了孤儿,随养父母搬到广东生活,长大后来到北京打拼。
他们俩心底解不开的结都在北戴河,他们的影子也都落在了北戴河,一同去了一次,谷文通与父亲和解,欧阳文慧跟过去释怀。
回到北京,在白塔之下,他们起初都没有影子,拥抱过后,影子就出现了,因为他们都接受了自己,让本就有的影子回到了自己身上。
片中的角色接受了自己,但这种有门槛的电影能让观众接受吗?
现在的电影更接近于迎合式,像快餐文化,整实际的、具体的,没有那些意象,留白。
不让观众过于动脑,都是直给,直接明了的引发电影所需要的情绪,而非思考后的权衡。
这是短视频兴起后所带来的改变,人们被影像时代覆盖,开始追求快节奏,不再喜欢文字时代的慢节奏,看电影也从看、想变成了看。
前者是主动接受,得自己动脑想东西,换言之,想出来的是一手资料,后者是被动接受,即使有想的东西也是在别人基础上的二次加工。
很明显,看文字时代的电影太累,所以短平快电影便成了主流,长稳慢电影逐渐被摒弃,《白塔之光》就是这样的慢节奏电影。
慢节奏的先看后想终究会被快节奏的拿来主义所抛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与观看习惯。
没排片、没票房,不受年轻观众喜欢不是因为电影不够好,只是因为它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看这种电影需要静心和耐心。
这就是时代一变,电影会变,观众也随之而变的原因,当观众很难静下来的时候,《白塔之光》确实会劝退很多人。
可慢也有慢的好处,张律导演在片中以一个诗人的眼光去审视时代更迭后留下或失去的东西,试图唤醒个人留在时代深处最值得铭记的东西。
谷文通过去是一诗人,现在是一个用文字记录美食的孤独美食博主。
这两种职业,一是90年代,2000年前几年的浪漫,如今早已不盛行,一是与现实不搭的方式,当下做美食都是视频,更直观,更便捷。
可谷文通依旧保持着写诗的习惯,没有从文字时代走出来,世界都在往前走,只有他在原地踏步,看不到前进的半点痕迹,与周遭格格不入。
就像他一直住在胡同弄堂里,soho对他而言是陌生的,也不是跟不上这个时代,而是不想融入这个时代,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活。
这种人不会被时代关注,他像是匆匆尘世中站住的过客,看世事变迁,看潮起潮落,但这种人又值得敬佩。
且不理他的生活方式是对是错,能不被周遭变化影响,始终坚守自己的内心,按自己所盼那样慢下来也是一种勇敢,他的那份坚定是当下大部分人所缺少的。
我们什么都求快,什么都跟随,很容易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这是导演从谷文通身上所要审视的东西,我们怎么都变得急躁了,怎么都无法静下来了。
黄尧饰演的欧阳文慧没什么值得说的,宛如一个深井冰。
她在寻找父母为什么抛弃自己的答案,但说话不好好说,走路不好好走,吃饭不好好吃,非要与众不同。
见到陌生的一家三口,突然问人家孩子是不是亲生的,晚上与辛柏青一起看人下棋,冷不丁冒出一句辛柏青是她爸爸,从小抛弃了她,惹的辛柏青被众人群嘲。
这个角色哪哪都不正常,好像是导演专门写出来为了接近年轻人。
但他又与年轻人之间存在代沟,便用一些片面的东西来贴标签,如北漂、恋爱、个性,试图共情,没有矫揉造作,尴尬却溢满银幕,看着很别扭。
导演想要把欧阳文慧塑造成跟随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与谷文通形成对比,讨论留下和失去了什么,但角色设定的肤浅让人物变得没有可延展的价值。
审视之后是唤醒,导演想要唤醒的是另一种北京。
在以往的现代影视作品中,北京人给人的印象是权、钱、贫、装,《白塔之光》展现的是北京人的第五种可能——客气,对人礼貌,与人为善。
但这种客气在电影中被导演拍的有些假模假式,一点也不真诚,显得有距离,并没有达到其所要求的交往舒适,反而会加深刻板印象。
这是剧本设计上的不足,也是导演对北京文化的了解不足,只通过自己表面的所见所闻来诠释,自然就会有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违和感。
与《爱情神话》一样,《白塔之光》也是讲本土的电影。
但两者在质量上之所以差出一大截,是因为《白塔之光》没有刻画出让人向往的北京,感情也不够细腻,刻意感十足。
再加上144分钟的时长,跟112分钟的《爱情神话》相比,对观众的友好度又下降了许多,所以即使进了柏林主竞赛,对票房也不会有多少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