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 推荐我去看《白塔之光》,他原话是,看完听听你的意见。
我去搜了一下,这部电影十月底上片,一个多星期就悄无声息的下片了,票房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和它取得的奖项荣誉成反比。
我没有在影院院线广告上看到《白塔之光》,也可能看到过,淹没在一堆国产烂片中被忽略了。
《白塔之光》的电影的导演是张律,一个在边境小城出生的朝鲜族导演,这之前他大多数电影作品都是在韩国拍摄完成的,关于他的其他作品,我们下次再说。
我也是朝鲜族,这个民族身份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文化隔阂,这种隔阂无关语言、文字、甚至也不是人群中直接或间接的审视目光,但你就是能感受到身处其中的尴尬和疏离,是无法融入任何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没有归属的漂浮感。
《白塔之光》我看了三遍,贡献不了票房就贡献一些点击率吧。
洪常秀的电影看多了,有些不适应对话这么频密的文艺片,但可能这就是导演的意图,用琐碎的拖沓的碎片堆叠出一个故事。
我倒不觉得这是无病呻吟,就是偶尔剧中人自以为机敏的贫嘴,作为观众的我没有被取悦到,难免有些尴尬。
主人公老谷是曾经的诗人,现在的美食探店博主。
这个时代缺少读诗的群体,“诗人”这个词一说出来就很有嘲讽或揶揄的意味。关于老谷的诗,他姐姐说他没能留下让人记得住的诗句,当然她也记不住其他人的诗。
汉语语境中人们对诗人的认知是一群奇怪的、躁动的、看起来也没什么才华的自卑又敏感的年轻或不年轻的无业游民。
在柳川居酒屋里的同学聚会中,他们问远在巴黎的老穆:你现在还写诗吗?
老穆一愣,回了一句:写个屁~~
然后他就自杀了……
在洪常秀的电影中,诗人的身份就不会被这样解构。诗人们很坦然自己诗人的身份,也能大声地读出自己的诗。
这里面应该有文化认同的问题,但这也不是我能操心的事情。
老男人被一起工作的女孩儿撩拨,问女孩儿觉得他是什么样的人。关于他为什么会问这个倒是很好理解,故事中反复提到老谷是个很客气的人,客气到不好意思和妻子做爱,客气到明知道是妻子出轨在先也甘心净身出户离婚。他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年轻女性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毕竟电影一开头,卤煮店的老板就说:现在的年轻人啊,不爱吃这个。年轻的文慧不爱吃卤煮,她喜欢反复撩拨老男人,开了房说我想亲你,但你不能亲回来不能伸舌头,你不来陪我呆坐在那干嘛?男人准备上床的时候又说我不想和你那个,你不介意吧。文慧对南吉说老谷像她爸爸。然后在街边对围观下棋的大爷们说这人是我爸,他抛弃我了,刚找回来。老谷如果是一个典型的北京男人,电影到这应该已经出现了一百多句:你丫有病吧。文慧也很难定义为这段关系中的主导者,她和老谷是有着模糊暧昧好感的两个人,尝试过互相取暖,结果没有任何人被温暖到。有人用“被阉割的中年人”来形容老谷,这个评价刻薄了一点,但多少对得上号。前面两个小时我都没看出老谷帅在哪里,直到最后他在那个空旷的舞厅独自跳舞,这是我在整个观影过程中第一次感受到他的性感。那一刻我明白了小女孩儿说你像我的偶像坂本龙一时,眼中看见了什么。气质柔软又不多话的老男人真的很吸引女性,文慧去看阁楼客房的时候,谷文通翻看在前台拿到的那本《恋人絮语》,前台女孩儿盯着他说,这本书是我的。老谷问:你喜欢看哲学啊。姑娘悻悻然:这本书的名字就挺骗人的。然后是小卖店的女孩儿,她夸他帅,合了个影,还说他像坂本龙一。文慧格外在意南吉对老谷的态度,因为南吉是文慧前男友的同居室友,还被认为是可能破坏了文慧感情的人。关于男女,内敛客气的成年人生活中不乏这些模糊不清的过往,这种浑浊暧昧、不明所以的情绪,是不太具备生命力的人的常态,再怎么努力也擦不出火花。这也是一部几乎所有人都淡化了性张力的电影,连鲁莽看起来都很虚弱。老谷鼓足勇气问南吉:你和他(文慧的前男友)上床了吗?孤独的父亲是这部电影中最动人的存在,一个因为被冤枉了猥亵妇女的男人,在反复申诉无果后,不止失去了家人,还留下了终身无法乘坐公共交通的后遗症。父亲在海边独自放风筝的那个画面一出来,孤独就像一把尖刀,扎在我的心上。父亲说他选择去北戴河生活,是因为童年的老谷说这里就是他的家。审问父亲是否真的清白和与父亲共舞的画面只在睡梦里出现过,唯一清晰的是老谷在一次又一次对父亲的造访中,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亲。老谷跟着文慧去福利院,看见文慧带孩子们唱歌,随后他们在马路上嬉笑打闹,在公车上背毛主席语录和听文慧讲过去的事情。这段的出现应该为了铺垫文慧来自北戴河的一个孤儿院,但我着实看得挺难受。除了以不同角度反复呈现的蛛丝马迹,导演还很喜欢在叙事上对仗和呼应,人物反复的镜中回望,把同一个问题镜像般用不同视角讲上两次。女儿说看见了妈妈不想她看见的事情,所以不敢见妈妈。前妻说她怀孕的时候心里想着别人,所以也不爱这个流淌着男人血脉的孩子。张律对画面也有一种近乎强迫症的偏执,太工整了,工整到你会在把沉浸在故事情绪中的自己抽离出来,感叹一下,这个画面真好看。它让我想起这一季《乐队的夏天》,Mr·Miss 首秀那首歌,有一句歌词唱的是“能不能留一个美丽的背影给你”,唱到这句时,刘恋突然转过去,露出她漂亮的裸背和妩媚笑脸。《人生就是戏》的演出也是一样,安娜很美,小河和郭龙的客串也足够吸引,表演非常出色。但是它出现在最后,作为这部电影的注解就太满了,没有给我留下想象的空间。当然,我也不觉得这是什么遗憾,或者说这些遗憾并不影响到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如果还要找一个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那大概是因为这里没有爱情,没有被宽恕的团圆、没有乱七八糟的人生感悟。哪怕是拥抱之后的两个人找回了自己的影子,他们还是孤独的、退回自己的生活。经常看到有人用“和解”来总结一个故事,仿佛和解了,人生就进入更高级的下一位面。我理解的人生不是这样的,人生是从一个这一刻切换到下一刻,当下会不可避免的成为过去,无论你过得还是不好。看完电影,我也看了一些对导演的访谈,关于这部电影他是这么说的:“我感兴趣的不是其结果带来的无奈或武断,而是这一过程中遗失的一些情感和精神的碎片。我要做的是:耐心、细致地聚拢起所有遗失的碎片,但绝不是再把碎片连缀成某个整体,而是让碎片独立而毫不妥协地存在下去。”另外,白塔真美,旅馆天窗里的白塔,广济寺红墙外巷子里的白塔,咖啡馆天台上的白塔……几年前的冬天我曾经去过北京,至今记得那个白蒙蒙的阴霾下午,抬头看见耸立在半空中的树冠,像一把残破的、撑开后伞布质壁分离只余骨架的大伞刺向天空,乌鸦大声叫嚷着划过那些尖刺。最后啊,胡同里那只有影子的小猫是有名字的,她叫如花。以及,在韩语里sarang是爱,但是在维吾尔语里sarang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