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说张律是当代老舍。张律如此细致地生动的刻画了北京人的客气,甚至客气地会有些时刻看起来做作、搞笑和不自然,另外就是北京人的清贫的生活的细节,像“一水儿的白色的墙白色的灯”。
张律把叙事淡淡地镶嵌进入了整个故事里。谈到童年或父母给予的痛苦,或许是我们爱彼此的一个标识。他客气的、分层缓慢地在一个(并不可能并失败了的)恋爱中,揭露了几个久远的伤痛故事,父亲被错怪,两个孩子远离父亲。中年人的失败婚姻。我们从中看到那么多普通人的生活——姐姐养着弟弟的女儿,前妻怀胎时爱着别人,因为错怪而离开北京的父亲,孤儿女孩和她的人生。穿插进去一些北京人的生活:租房客和北京人维持生活的方式、表演系的学生,拖欠的工资,河南人。我们相识的时候如此完整客气,离去的时候又带着一身的伤疤。像那首苍凉的《北京欢迎你》。
这里有一个结构镶嵌在里面:开始是不可见的父亲远观儿女;然后随着谷的寻父,父亲出现,他开始远观父亲;之后父亲与儿子达成了某种和解。在解决了父亲的问题之后,这里才把离异的妻子、出轨的背景交代出来。女儿在开头说蚯蚓,到结尾又呼应过来,儿子终于发现了自己与父亲的相似。中年感悟。
一代文青的命运:曾为诗人,又在给孩子读诗。猛然出现《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朗诵,顾城,以及另一首(没辨认出来,但是也是朦胧诗),如今却成为美食博主。也算是文青会走的一条路- 生活小品文的当代呈现。
最后几个场景,在北戴河,有几个镜头极妙:儿子在父亲家里质问,父亲去浇水,摸到土壤湿润。回头看儿子已经沉睡。北花走过废弃的孤儿院,接下来镜头切到谷同样走过。绝妙的剪辑。
当代文艺青年狂喜时刻:白塔寺、鲁博、资料馆(不敢想象如果是北影节资料馆场次会有多激动)、老摩、postpost、北京人的精神故乡北戴河、和从头抽到尾的中南海(以及片尾 staff里居然有小猫 英文名是 cat without shadow!)
(辛柏青这里的形象长得太像dws… 生活习性也像,就连那些细节… 交往和谈吐,甚至是那种性格和客气,北戴河,甚至第一次去的跳海,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一个都进入到电影里,电影又进入到生活里。它明明情感是平淡的,但结束之后我久久无法出戏,只觉得一切都是电影,电影就是一切。)
完完全全被低估的作品,80年代一代知识分子的作品。未来在中国影史应当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