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构中讲述现实
2006年上映的美国魔幻喜剧电影《奇幻人生》(又名《笔下求生》)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奇幻人生”:国税审计员哈罗德·克里克(Harold Crick)最近总觉得耳边总有一个声音在念叨,就像是生活片段的旁白,而他生活过的或是即将经历的尽在旁白中,这令他惊诧不已。深居简出的作家艾菲正在倾力完成最新作品,她并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就生活在现实中,而其生活的际遇与她笔下的文字不谋而合,故事的结局就是主人公因车祸而死。迫在眉睫的哈罗德只好求助于文学教授达斯汀·霍夫曼,而艾菲在出版社的催促下加快了写作的速度。主角通过一位文学教授的帮忙,找到了作者,希望改变自己的悲惨结局。但是文学教授觉得,如果改变了结局将会破坏作品美感,于是哈罗德决定勇敢的面对结局。最终,艾菲还是改变了结局,将主角带入这一连串故事的手表最终拯救了主角, 将故事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美国有一句谚语:“只有做不到的,没有想不到的”。现实是一回事,虚构又是另一回事。塞万提斯说过,虚构愈切近真实才愈好,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所以虚构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虚构不可能离现实太远。
在某种程度上说,虚幻就是现实的需要。《奇幻人生》的虚构与现实不可思议地交织,然而在电影里,导演是不可能客观地把现实移植进去,他们需要在虚构中讲述现实。
现在,我试以社会历史批评法评论《笔下求生》。

他的生活秀,秀的是喜剧还是悲剧
影片以一个女作家的声音开始,男主角哈罗德是一个典型的白领,长期以来他一直过着独来独往、孤单更是寂寞的生活。生活与工作极度地机械化,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成不变的内容,就一本已经被写好的剧本,他仅仅只是一个执行者,情节如程序一般按照编辑的设计乏味又不停地往前推进着。
然而,哈罗德不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极端,他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典型形象展示了时代性、社会性和普遍人性。一个优秀的典型形象所包含的意义远远大于形象本身,它具有广泛的象征性、代表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致斐迪南·拉萨尔》)此话高屋建瓴而言简意赅,道出了典型形象生成的核心秘密。
分析哈罗德形象前,我们先简略地分析哈罗德所处的社会环境。哈罗德是典型的美国白领,做的工作是让人艳羡的国税审计,可谓衣食无忧。当时的美国经济还没面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整个社会氛围仍如处以炽热沸水中状态,美国经常性贸易大量逆差、美元及金融商品泛滥,及公民普遍存在低储蓄情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白领精神压力并不低于社会底层,从片中,哈罗德经常要面对纳税人的冷嘲热讽,甚至身边人的不理解。缺乏情感交流的哈罗德活得如一具机械人,虽有血有肉,却冷冰冰得可笑、可怜。
生活趋于机械化的哈罗德,与卓别林著名作品《摩登时代》“机器的奴隶”美国工人查理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资本主义国家残酷、黑暗的现实,资本家无休无止的压榨,已使许多人民无法生存,流浪街头,沿街乞讨,连工人的吃饭时间都想剥夺,因此狡猾的资本家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能腾出手脚来继续干活。我们记忆犹新: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的镜头,以及被流水线弄得变成麻木机械的工具人,竟然想要在人的鼻子、钮扣上拧紧螺母的镜头。
片头展示的是哈罗德的悲剧人生,他的生活似乎机械化得接近荒唐可笑,但颇有《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笑中有泪”的艺术意味。
然而,哈罗德需要“感谢上帝的巴伐利亚糖曲奇”。哈罗德经历寻找神秘的幻觉种种失败以后,他开始尝试接受教授的建议,去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去享受生活带给他的所有。他搬到了同事的家,不再一个人吃饭、生活,与朋友的交谈后,聪明绝顶的他突然有所感悟,开始尝试不再按照以前机械化的生活模式生活,把长期压抑的梦想和愿望释放出来。他去了吉他店,他开始得到了space camp,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他真正地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他大胆地跟心爱的女孩表白,获得了一份真爱,正如片中,在他洋溢着喜剧色彩的爱的表白后,他对教授说,我的人生开始是喜剧了。人生轨迹开始发生转向,似乎走向一个喜剧的结局。剧情走向高潮,虽遭遇重重波折,哈罗德的结局是喜剧,一只手表戏剧性地、喜剧性地救了他。
哈罗德的生活,秀的是一个08年金融海啸前典型美国白领的精神救赎的历程。哈罗德形象不是个例,如《变形金刚》系列的山姆、《国王的演讲》的乔治六世,他们在悲喜剧人生的转换的情节群上的设计,是非常相似,甚至典型化。
在21世纪以来、美国核心精神价值观缺失的时代,哈罗德形象起到作用是不可言喻的。社会危机在于价值观缺失,在诸多诺贝尔获奖者呼吁以儒家精神拯救西方精神体系的衰落的世界,美国在文化领域极具霸权主义地位,它影片成功之处就在于宣扬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影片结尾处旁白就有这么一段话:“有时,当我们在恐惧,在绝望,在日常琐事,在一成不变,在无望,在悲剧面前迷失自我时,我们可以感谢上帝的巴伐利亚糖曲奇。”它鼓励人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人生,且坚信只要努力进取,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和创造奇迹的可能性,在我看来,哈罗德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获得世人普遍认可的“美国梦”代言人,是奋斗加智慧的榜样。

美国精神中的“自由选择”
《奇幻人生》中除了表现了具有励志色彩的美国典型白领形象外,还体现了美国精神中的“自由选择”人生哲学。美国精神中尤其重视个人的努力,藐视人为的权势。就像风靡全球的美国真人秀节目《全美超模大赛》,它就标榜每个人都有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如第十七季的冠军就是一个从小被人取笑但拍摄硬照的能力超群的乡下女孩。显而易见地,影片《笔下求生》试图在勾起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我们生活的困境宛如萨特人生哲学的逻辑——自由、选择与责任,道的可谓“人间沧桑是正道”,“自由选择”更是人生沧桑之路上一簇簇启示性的路牌。
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萨特的“自由选择哲学”,在存在过程中,人进行自我选择,进行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即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这实际上,倡导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自己通过自觉选择的行动去模铸自己的生存价值,去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有助于人为获得有价值的本质而作出主观努力。
粤语中有一句谚语:“是龙还是虫,靠的就是自己”。就像萨特所说,“无论是什么境况,无论在什么地方,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成为叛徒做出选择时,他总是自由的”。哈罗德经历生活突如其来的巨大转折,就像很多存在主义戏剧的主人公一样(如《变形记》格里高尔),他被迫走入无法轻而易举就能走出的死角,甚至可以说是频临毁灭的悬崖,哈罗德就如萨特所说的“抵抗者”,“虽然也遭到残酷拷打,被火烧热烙,被弄瞎双眼,被残体断肢,他们并没有开口招供。他们打破了恶的循环,重新肯定了人性”——他被迫重新思考,被迫脱胎换骨,由此他开始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命中注定的女孩的出现,似乎又让他糟糕的生活有了一丝的转变。他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珍惜生活,即使知道了自己可能出现的不幸结局,他尝试让自己扭转之前程序化的糟糕生活态势,最后一天陪在心爱的女孩旁边,专业地帮她解决了22%的税款,让她免遭牢狱之灾。他的人生,不再是作家笔下悲剧的人生,哈罗德,也不再是一个被机械化设定好的生活而左右的人。哈罗德创造了他梦寐以求的生活意义,所以在他冒死于公交车前救走小孩的那一刻,我相信,他始终是微笑的。
除了哈罗德形象,片中的作家艾菲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角色。她以一个悲剧作家态度来构思别人的人生,同时她的人生观也是倾向消极的,她认为作品的美感在于悲剧,主角的死才能换来读者们的思考。哈罗德的出现,让她对生活的思考有了一个360°的转弯,她重新思考人生以及文学本质,思考文学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重新构筑自己的生命美学。
当代的美国精神并没有明确提出“自由选择”这一哲学概念,但骨子里渗透着这种自觉创造生活价值、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血液。影片《笔下求生》不失为一部成功、巧妙地体现这种人生哲学的好作品。

总而言之,影片《笔下求生》试图告诉我们,人生到底是一场悲剧还是一场喜剧,更多地取决于我们,除却不可抵抗的外力因素,我们的人生,还是我们做主。

奇幻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2006)

又名:口白人生(台) / 离奇过小说(港) / 笔下求生 / 天马行空

上映日期:2006-11-10(美国)片长:113分钟

主演:威尔·法瑞尔 艾玛·汤普森 达斯汀·霍夫曼 玛吉·吉伦哈尔  

导演:马克·福斯特 编剧:Zach Helm

奇幻人生的影评

Ting
Ting • s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