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04-20

奇幻人生:比虚构更诡异

影片开头是清晨,一个中年男人的房间。看得出,他规律生活,乏善可陈:每一天,在固定时间被闹钟叫醒,心中默念着1,2,3,4,将32颗牙齿上下左右刷动72下;打一个更简洁的的领带花样,只因那样会节省出42秒的时间,恰好用来赶上7点18分,而非21分的公车;而在那之前,他会精确的默数从家门到车站的步数,分毫不差。难怪。他是一名国税局统计员。终日面对整齐划一的报表和数字,如机器般日复一日精确运转。谈不上一丁点新意。他的房间,缺乏哪怕一样生动的物品,就算看上去多余也好。一件丢在地上的臭袜子,没有;一件略带色彩的装饰品,没有;一个女人,一条狗,没有,没有。

有人,终于忍不住。

一副置身事外般默然的女生旁白开始间歇响起。而听到旁白的人,不止你我,还有这个男的。于观者而言,这旁白,恰好解释了男人的心理活动,适时推动故事前进。如所有影片的旁白功能一样。而于男主人公而言,这简直像是精神分裂,是噩梦。在每一个细微事件发生的下一秒,这声音便被听到。她在对他所有的生命迹象作着补充说明,她甚至准确预测出他的下一刻。好像,这是她的小说,他只是其中被人主宰命运的男主人公而已。这念头让他发疯。而真正带来恐惧的,是他听到她提起他即将的死亡。

在有限的生命里,探寻存在的意义显得迫不及待。那所谓的永恒真理。他买了那把水蓝色fender,开始学弹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歌谣。他不再细数每一级爬过的楼梯,不再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当然,这里该有一段爱情出现。终究是爱,才能拯救一副沉睡的灵魂。看上去更明了生命意义的女人,让漠然的生命得到了重生。导演,并没有在此叫停。他在等那位发出间歇性旁白的女作家,赐这男人死的结局。这恰好圆润了故事的开头,她那喋喋不休的追问,甚至是对死亡场面的模拟。似乎,只有死亡和悲剧,才能一部文学作品(和影片)够得上经典永恒。作为影片和小说的双重主角,他英勇地挡住了冲向小孩儿的公车,顺利完成从讨厌统计员到公众英雄的蜕变。而女作家,也终于良心发现,给了他肉体的赦免,给了观众一个更顺理成章的出口,从虚构的虚构中坦然走开,回到现实。

影片编剧叫Zach Helm。我猜,他一定有很深的文学倾向,很可能超越对电影语言本身的热爱。他赋予女作家对生命的绝对控制力,并在同一时空构建出两则故事,环环相套。是她给他死,恕他生,在影片里,更是小说里。最末,他笔下的她依旧端着那幅不偏不倚,置身事外的腔调,对在场的所有人宣布:生命轨迹的改变很微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阵温柔的抚摸,一个欢乐的拥抱,一番安慰的话语,会让一切看上去不同。我猜,他更想表达的是,面前的你我,也该被这虚构的虚构,触动到什么而变得不同寻常了。不是么?

奇幻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2006)

又名:口白人生(台) / 离奇过小说(港) / 笔下求生 / 天马行空

上映日期:2006-11-10(美国)片长:113分钟

主演:威尔·法瑞尔 艾玛·汤普森 达斯汀·霍夫曼 玛吉·吉伦哈尔  

导演:马克·福斯特 编剧:Zach Helm

奇幻人生的影评

Ting
Ting • s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