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2

入殓师:送行者的乐章


送行者的乐章

——《入殓师》音乐评析

悠扬的大提琴在空旷的田野上奏响,穿着庄重的入殓师,为去世的人整理遗容,琴声间,逝去的人踏上了天堂之路。

影片讲述了一个怀有音乐梦想的人,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放弃梦想去打工维持家庭开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得到了一份不寻常的工作——入殓师。在朋友和妻子的反对和生活的挫折下,依然坚持做着为逝者送上最后一程,给活着的人们带来爱与温暖的职业,,最后打动了别人并且赢得了理解与尊重的故事。

在简单质朴的情节中,旋律如歌的音乐构成了电影《入殓师》的整体基调。电影一开始的《Shine of Snow》的出现,画面是浓雾中渐渐驶来的汽车,伴随着高音区钢琴时有时无的出现,以几个空灵、跳脱的钢琴音符进入之后,随后不协调的和弦的逐渐增多——正如曲子的名字和画面相呼应一样,主人公小林大悟也像正在大雪或者大雾中迷茫的人,但光明正在慢慢到来。他原本是大提琴师,大提琴则是他的生活写照。开头是入殓师在为一个去世的人整理遗容的片段,黑底字幕转场后出现的画面是一个交响乐团在演奏《圣母颂》,音乐情绪略带哀婉,此处声画同步,营造出了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承接开头入殓师在完成入殓仪式的片段欢乐颂,《欢乐颂》是入殓师为逝去的人奏响的,是送行者的乐章。表明了男主角的职业背景,《入殓师》的大部分配乐都是采用大提琴的音乐,展开故事情节。

影片中多次出现久石让的《memory》,这首曲子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主题曲《memory》的第一次出现是小林大悟参加他人生中第一次参加的入殓仪式,逝者是一位去世两周后才被发现的老人。这样的场景让小林大悟顿时所错,不能入睡,内心充满了纠结和矛盾和对死亡的恐惧。小林大悟回到乡下的屋子后,找出了童年时候的大提琴和琴盒中的一块石头。随着他手指在琴弦的拨弄,影片的主题曲出场了,这一段音乐巧妙了连接了小林大悟人生中的几个时空片段。他拿出小时候的大提琴弹奏这首曲子,同时回忆自己小时候在父母面前拉这首曲子、与父母一起去澡堂、与父母在河边捡石头的情景;第二次是与妻子在家的夜晚,妻子挑选播放的一张黑胶碟,播放的正是这首曲子。小林大悟向妻子讲述父亲的故事,黑胶唱片响起的旋律强化了父爱的主题;第三次是小林在田野中拉这首曲子,画面穿插着他工作与妻子离开家之后他一个人生活的片段,同时音乐的高潮与飞鸟的画面相呼应;第四次是小杯在为父亲整理仪容时,一边哭泣一边因看到父亲手中的石头回忆时的背景音乐。通过大提琴温暖细腻和稳健委婉、旋律温暖、恬静,浑厚、丰满的特殊音色,打破死亡给人们带来的沉重、体现生命的宁静。音乐与场景相关联,乐曲的时而激昂,时而温柔也正是小林心内情感的变化与流露。

除了大提琴,还有钢琴在影片中自始至终的加入作为大提琴的点缀和衬托。男主角在为死者进行入殓时,断断续续的钢琴音乐时隐时现,反映出小林大悟的内心矛盾,人生困惑。在最后一段主题曲音乐中,交响乐团的合奏,打击乐、铜管乐、大小提琴为主的弦乐依次响起,最后再加入人声合唱。主题音乐由单簧管再现,音色的转化也带着情绪的转变从而再现主题,定音鼓的出现将电影的激情迸发出来,形成了一个高潮段落。这是象征着一段美好的旅程,不仅通往天国,也延续着生命的意义。这段音乐让人内心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前进的勇气,积极面对未来、面对生活。也象征着小林大悟突破“大雾”,找到阳光,对生活不再迷茫的内心。也明白了死亡不是离别,逝去也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无论是音乐多次转调的处理,场景的切换,画面的色彩改变,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

《入殓师》这部电影的出彩之处一定有音乐的部分,久石让谱写的《memory》,升华了整部电影的主题。其利用大提琴的浑厚音律,打破死亡带来的沉重,带有一丝回忆;在死亡的背后更多是温馨、幸福、怀旧、珍惜、理解与尊重。生命延续下去这份爱,这是他的心声。人们总是在告别时才懂得爱的真正义意。然而逝去不是终结,而是走向下一程。死是对生的超越——入殓师完成的仪式不仅仅是外貌的整理,更是对生命最后的尊严与高贵的尊重。


入殓师おくりびと(2008)

又名:礼仪师之奏鸣曲(港) / 礼仪师(台) / 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台) / 为逝者送行的人 / 纳棺师 / Departures / Okuribito

上映日期:2021-10-29(中国大陆) / 2008-09-13(日本)片长:130分钟

主演:本木雅弘 广末凉子 山崎努 吉行和子 笹野高史 余贵美子 

导演:泷田洋二郎 编剧:小山薰堂 Kundo Koyama

入殓师的影评

醴
醴 •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