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7-01-30

影片未分级:外行看热闹~

“好玩”是对这片子的第一印象
与其称它为纪录片
倒不如说是一帮小成本、B级片电影人被电检制度整疯后的牢骚抱怨
虽然很难说得上从影片中获得什么明确的电影观点
但至少可以算得上对好莱坞的电检制度有个感性的认识了解
而且就其叙述风格而言,看起来一点也不沉闷
总之比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央视的那种伪纪录风格有趣得多
看这片子时我最好奇的不是MPAA有哪些
而是当MPAA在检查这部“讲述MPAA自己的故事~”会作何观感
很难想像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国内
上哪找这么大胆又这么无聊的拍片的
胆敢捋虎须又把镜头直接对准手握剪刀的当权者
而更有意思的是MPAA居然还能正儿八经地依然按照他们那套标准来为“This Film Is Not Yet Rated”分级
即使他们可能对影片中某些可能侵犯到他们隐私的挑衅恨得牙痒痒或者干脆不屑一顾
却还是能让一切的情绪服从于规章
拍片的和被拍的都挺神的
美国人的幽默感真拧巴

MPAA到底是谁?
其实这个问题好回答又不好回答
不好回答在具体有哪些人不太清楚
而容易回答则在于
答案肯定和经济利益有牵涉
在好莱坞这种电影商业化高度发达的地界儿
分级就是那条决定票房的小辫(子)
大资本大投资的电影商当然希望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是能顺带打压一下那些没啥靠山背景的同行
剔除一些挡在路上的碍脚石子
就更好了

WHATEVER
除去分级制度的社会意义不说
那些鬼精鬼精的商人肯定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其商业价值
影片的制作者如果只把分级制度当作“制度”
那显然是他们不懂得游戏规则
既然在这个体系之下
一切就得按规矩来
而且还有一点是任何的制度和规则都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
那就是这些规矩对于制定规则的人本身没什么约束力
你要是试图从执法者本身来反驳规则
那肯定是不明智的

综上所述
我不认为影片的拍摄者不知道WHO'S MPAA
或是他们置疑那些MPAA成员是否具有资格是拍摄这纪录片的本意
不管那些分级的标准和规则有多么的不合理和双重标准
我也没听他们中的谁发表了愤而再也不拍电影的言论
电影还得拍
规则还得遵守
胳膊到底拧不过大腿

因此这部片子
倒有点像小孩的恶作剧
吃了憋
又咽不下这口气
所以让更多的人关注“MPAA”的孙子之处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暴露一下对方的阴暗面
解解恨罢了
所以像我辈分级制度还未在国家电影行业中实行之国民
也就是看个热闹

还真是挺热闹的^@^


有一点我很好奇
这种电影分级制度在美国的电视播放中是否适用
也就是说
当电影在电视中播放时
是否也需要分级
如果是
这个又是怎么做到的
总不能挨家统计家里孩子的年龄
然后再在孩子在家时定时掐掉电视信号吧
技术含量太高了也
而如果只是在时间段上加以限制
对于那些想看点“刺激”的小哥儿几个
其实还是形同虚设嘛

还有一个问题
即使在米国
分级制度还有这么多猫腻
我真的很想知道
有悠久的“去其精华,取其糟粕”传统
咱国家的电影管理机构要怎么来继承和发展









影片未分级This Film Is Not Yet Rated(2006)

又名:影片尚未分级

上映日期:2006-09-01片长:97分钟

主演:科比·迪克 埃迪·施密特 阿利森·安德斯 David Ans 

导演:科比·迪克 编剧:Kirby Dick/Eddie Schmi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