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写简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把电影看完,主角或许对一些个人失望了,却从来没有对他的理想失望过,更别说重回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封锁本身就让这件事不可能了。
投票是鸦片
对布尔什维克进行十字军东征
the grand things are ahead, worth living and worth dying for.
那时的社会矛盾种种注定美国不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也不会放手不管,可能就像女主角说的,它不适合美国。
尽管苏联在那时候以及以后的几十年里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甚至错误,但我始终认为他们所做出的实践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当圣经教条,但不断的理想主义把它变成无法实现的乌托邦难道就是好的了吗?
实践,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人人都能当个理想主义者,空想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但当这些理论放到现实里呢?所以本土化也是重要的,辩证的吸收改进也是重要的,如果理论放到实践中成了约束羁绊的话,又怎么指望千千万万甚至没有听说过那些理论的人心甘情愿去接受呢。说到底,如果想要保持一个想法的纯洁性,那就永远不要实践好了,那也就不会有妥协,不会有官僚,不会有革命也不会有人牺牲死亡。
没有多少人是理想主义者的同时还是实干家,世界也不是那么简单运行的。
爱情一直是重头戏,可能这样才会有更多人特别是美国人看吧,顾此失彼了。
还是挺吃惊美国有这样一部大体上没有污蔑苏联或是共产主义的电影出现的,大段大段的讨论和对白的确阐明了他们的观点,但三个多小时实在是让我疲于应对,整体风格很像个纪录片,各个阶段转换的有些生硬,但也没什么好强求的了。
一直在想他的震惊世界的十天可不可以对标李大钊的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不过那个时候中国更加千疮百孔急于求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