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拿到第七本书的那种感觉和这次看哈7电影前的心情非常类似,好像很小的时候如果得到了一块儿非常好吃的巧克力,或是一个精美的文具盒,你会使劲儿忍着不去吃或不去用,一定要把最好的东西省着吃,省着用。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能理解这种感觉了,但拿到哈7第七本书的时候,我那种特别渴望看,但又不舍得看,因为担心看完了就没了的感觉特别强烈!这次电影好在是分成了上下集,让我不会感觉太担心看完就没的看,可那种已经无限逼近最后的最后的心情仍然难以控制的纠结着我。

我是看了第一部电影之后,因为三个小演员太可爱了,忍不住找来书补课,不得不感谢哈1的导演,要不是他选择的演员那么可爱,也许我就和HP擦肩而过了。看过书之后总是忍不住把电影拿出来再看一遍,当然内容原地折损50%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但仍然会从未被折损的部分中品位着那种把幻想变为现实的乐趣。哈7的书在看电影前和看完电影后又拿出来看了两遍,又看了大家的影评,一个网友写的《这样改,你是真的读懂<哈利•波特>了吗》我觉得写的特好,每次看完电影,尤其是从凤凰社那集最后,水晶球摔碎时候就当众说出预言的那个情节开始,我就越发的感觉导演不能够真的理解HP,至少导演、编剧肯定不是真哈迷,也许他们可以理解HP的故事线索,但他们始终不能够理解HP中感情踪迹,这个感情用JK反复强调的理论来讲就是一个字。。。“爱”这个爱不仅仅是男女之爱,它还包括朋友、战友之间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长辈对孩子的爱,兄弟姐妹间的爱,人和小精灵之间的爱,同学之间的爱,也许还有变态的对于黑魔法崇拜的爱:)总之,HP陪伴我这么多年,能让我动容的情节仍然很多,也许都是小小不言的东西,但不外乎都是描写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情节,相信真正喜欢HP的哈迷一定和我感同身受!

我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就是以后会有一天,有“真哈迷”的大导演(或者小导演也成),把HP改编成点视觉,拍他个二三十集,那该多过瘾呀~~~

随便说几句关于哈7电影的感受,身边一直没有真正的哈迷,特别渴望能够和哈迷交流,如果什么地方说的欠妥,大家随便批评。

开头挺好:
书中的开头始于马尔福庄园,而电影的开头始于“离别”的情绪。这个处理我觉得是本部电影最成功的部分,尤其是赫敏轻轻地,不忍的抹去父母的记忆,小赫敏从照片上淡淡隐去的情节,充分的体现了那种不舍,离别,但又坚决的情绪。为了这个开头,就能给这个哈7上打个80分。开头部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达力一家的离开,也许简单的拍一个达力有些腼腆和哈利握手的告别镜头,比简单的让他们一家在哈利的注视下卷包撤退能够显得更丰满一些。

关于为什么要有七个哈利:
看有个哥们儿写他的非哈迷朋友看电影时淳朴的问:为什么一定要变出7个哈迷,而不是把哈利变成别人。我的理解是,可能踪丝什么的并不是根本的问题,而是JK希望在这里表现出哈利内心的挣扎,本来是伏地魔对他的个人恩怨,但为了保护他,不得不牵扯进很多无辜的朋友,而且大家还都那么义无反顾,当然更说明大家都是爱哈利的。(当然除了蒙顿格斯,他的出现好像就是为了让穆迪牺牲似的,要不干吗偏偏找这个不靠谱的呢)

关于真哈利被识别出来:
电影抓住了书中海德薇没有被复制6份这个细节我觉得挺好的,但最后说是因为海德薇试图救哈利而泄露的他的身份这个说法我认为不妥。书中哈利看到了斯坦•桑帕克后使用了“除你武器”,食死徒们立刻认出了他。我觉得这个表述是非常符合“主旋律”的,因为哈利永远不会像食死徒一样轻易的使用不可饶恕咒,尤其是对于在高空中被施了夺魂咒的无辜者,即使是面对最邪恶食死徒,即使是最后面对伏地魔,他也很难用出不可饶恕咒,这是因为他彻头彻尾的善良,也是他的标志(也许卢平会觉得是不合时宜的,幼稚的标志),但这就是JK一直最希望表达的东西,虽然要战斗,但不忘记自己内心的善良,自己的底线也是同样重要的。把这个重要的细节进行改造,略显不妥。

关于穆迪的死,和斯内普的神风无影:
这两个环节是书里一笔带过的,如果电影导演、编剧能将这样值得深入挖掘,深入表现的情节立体化,形象化将是多么完美的诠释呀!!但他们显然觉得把时间和戏份儿放在哈利和赫敏无厘头的扭动舞蹈,或是赫敏化身为狐狸精和哈利的半裸扭抱亲吻上更能够为商业片带来无限的利益,这不得不说是真哈迷心中永远的痛。

关于送生日礼物的细节,金妮的吻:
哈利17岁的生日意义重大,但却是最没有心情过的一次。正式这种略带压抑痛苦但仍然有意思甜蜜的感觉,书里通过两个生日礼物描写的特别让人感动。
第一个就是罗恩妈送哈利的手表,虽然是个二手货,但她对哈利的那种堪比对自己孩子一样的爱,尤其在哈利失去小天狼星、邓布利多这两个有可能给予他长辈之爱的人之后,显得那么给力,那么让人感动。而电影里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第二个就是金妮特殊的礼物。明明是金妮悄悄把哈利拽进她的闺房,用一记充满感情的吻希望给哈利一个战斗时能随身携带的“强心针”,愣愣的被改编成青春懵懂少男少女,在扭捏的授受不亲(拉拉链小游戏)之后的荷尔蒙作用之吻。要不是出场捣乱的乔治耳朵里可爱的牙刷,这场吻戏真是毫无意义。金妮是那么坚强、勇敢、能够吸引男孩儿的形象,怎么到了哈7上了还没有表现出来呢?至少除了露后背以外,多给人家姑娘几句台词,表现表现呀!

关于部长和邓布利多的遗嘱:
亮点不容质疑的是Bill Nighy饰演的魔法部部长,不愧是老戏骨,戏虽然不多,但那种又要有威严,心里又担心害怕的劲儿都演的挺到位。一个小细节我比较appreciate,就是给哈利的金色飞贼是用手绢包着,哆哆嗦嗦拿给哈利的,小心翼翼的看着哈利接触飞贼时候有没有动静。虽然这个环节对于逻辑本身并不是太有意义,因为飞贼在是用之前是没有人摸过的,比赛用过之后就不存在谁第二次去捧它了,它的肉体记忆只是能够显示出第一个触碰它的人,而跟第23456个碰它的人没啥关系。可这个小细节挺让人觉得能够提现魔法部的愚昧的,不错。

关于哈利是不是应该低调一点:
1.婚礼上哈利没有化妆装成罗恩的远方亲戚,这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环节,可我觉得还是在情理上比较符合逻辑的,那么多人参加的婚礼,同时那么费劲儿,那么多牺牲才把哈利弄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虽说有罗恩和赫敏在,很难让人相信哈利不在吧,但就那样大摇大摆跟人打招呼,打听邓布利多,也实在有点太高调了吧~
2.逃出婚礼后咖啡馆被攻击时,本来书中描写哈利也是躲在隐形衣里的,咖啡要的也是两杯,赫敏和罗恩一人一杯,电影变成仨人大摇大摆坐着

关于发现R.A.B.和克利切的故事:
发现R.A.B.的本来是看完母亲的信有些失魂落魄的哈利,但电影中把这个戏份儿给了罗恩,这个改编我倒觉得还不错。但没有把小精灵克利切帮众R.A.B.找挂坠儿并眼看着主人死掉的痛苦故事讲一讲,实在是不妥。。。难道就是为了之后多比的伟大形象,不能让克利切早早的先赚取一些观众对于另一个小精灵的同情分么?

关于魔法部里的仗义出手:
演哈利的那位实在太缺了,心里紧张和走路几乎顺拐应该还是有差别的吧?蝴蝶结老妖婆的守护神着实动画做的够可爱的,但明明救了一堆人最后改成只救了自己老婆,好像略显偷懒。和罗恩的热吻还是相当给力的,尤其是边亲边变身的效果,太搞了!简直把这场戏的高潮部分变成忠贞爱情主题了:)

关于戈德里克山谷的险象环生:
这部分前半场戏都挺到位的,环境、气氛都挺好的,宁静的小镇里透着一丝阴森恐怖的感觉,配合雪地、墓地、不说话但是突然出现的老太太。。。当然,我还是不太能忍受哈利和赫敏不穿隐形衣,不和复方汤剂变身麻瓜夫妇的高调出场。不知道这集里导演是不是下定决心让主角们保持高调,从气势上压倒食死徒?但最后在巴希达小屋里,大蛇现身后居然没有让伏地魔再次出场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况且这里正是应该哈利应该在被赫敏救回后,因为魂器和蛇咬的双重伤害,而不得不以伏地魔的视角回忆他父母遇害的重要情节,为什么就这样简单的省略了呢??

关于格兰芬多的宝剑:
罗恩回归篇里,诸多环节都拍得挺好,当然除了哈利赫敏扭抱环节外。小小的美中不足是觉得宝剑太像假冒伪劣产品了,是不是为了和最早密室电影里的宝剑一致呢?感觉应该是一个镶着宝石,英武万分的武器呀。。。那么短。。。

关于赫敏和哈利的感情:
看到扭抱亲吻后我忍不住感慨一番。。。
总觉得赫敏从来没有对哈利产生过男女之间那种感情,电影里选择赏心悦目演员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时我觉得电影中一些关于哈利和赫敏对手戏的情节和镜头设计,也有为了满足广大观众郎才女貌心理需求的嫌疑。

比如火焰杯里,开始比赛前,帐篷里赫敏和哈利的激情拥抱(被小报记者丽塔•斯基特偷拍那个情节),我记得书里压根没有的,书里,当时赫敏只是小声的跟哈利说:你会成功的!仅此而已。我认为这些都可能是电影有意误导观众,让哈利和赫敏的关系产生一些暧昧的色彩,暧昧肯定是能赚眼球的。其实JK还是没有太掩饰,早早的就把赫敏对罗恩的那种小尴尬,金妮对哈利的那种小青涩都描写出来了。只不过,我想大多数人总会抱有多多少少的,对“完美爱情”的憧憬,所以会对赫敏和哈利的感情没有开花(更别说结果了)有些小遗憾,这中间也包括我自己,呵呵。。。还是不得不承认,赫敏的演员选的太好了,让人忍不住想歪呀!

从另一个角度讲,赫敏作为金妮的好朋友,(这点虽然没有大篇幅表述,但JK在多处暗示,金妮和赫敏应该是会说悄悄话的那种好朋友)肯定不会对哈利有任何除哥们儿以外的感情。在火焰杯那集里,哈利真正意识到自己喜欢金妮,吃她的醋之后,赫敏曾经告诉过哈利,金妮从一开始密室被救后,就一直喜欢哈利,见到哈利都不敢看,不敢说话,但后来赫敏鼓励她要做好自己,要建立自信心,不要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哈利身上,所以金妮就也试着和别的男孩交往,同时显示出了自己在魁地奇中的才能等等,这样最终使得哈利真的被金妮吸引,爱上了她。赫敏从一开始就是帮助金妮的,张•秋的出现其实我觉得赫敏并不是从心里特别支持,当然也没有反对,可能因为她知道金妮也非常喜欢哈利,同时她心理向着金妮,更希望金妮和哈利走到一起。反正,无论是谁和哈利好,她从来没把自己放到哪个位子上的意思。

关于哈利对邓布利多的质疑:
哈利在看了小报记者写的术后,对邓布利多没有把所有事情告诉自己,从而产生的动摇和怀疑表现实在不够,几乎可以算没有。我觉得这部分内容特别能够反映哈利内心的成长,当然,不可否认,心理戏比追击戏难拍太多太多了,导演把篇幅用来描写心理戏铁定没有追击戏让人觉得过瘾。所以整体的情绪线索就这样被牺牲了。。。

关于从卢娜家逃跑后被捕环节:
感觉纯粹是为了拍追击戏而拍的,书里的描述是因为听了“波特瞭望站”的广播节目(罗恩真的没有一开始就神经病似的天天脖子上挂个收音机,回归之后才填的这个毛病)太兴奋激动了,不慎说了“伏地魔”的名字,才被突破了严密的防御魔咒,堵在帐篷里的。这里的情节正好呼应在咖啡馆里为什么被食死徒发现并攻击的环节。当然,还是很理解导演的说,如果只被堵在帐篷直接被抓,如何把晃动晃动炫目镜头融入到电影中呢~

关于虫尾巴的未死:
虫尾巴没死真希望是有更好的处理在哈7下中出现,祈祷导演不是把让这个可恨的家伙自己了断自己的环节忘记了。

关于多比的牺牲和哈利的蜕变,配合伏地魔掘墓的罪恶
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多比的牺牲非常大程度上震醒了本来沉醉于死亡圣器的哈利,让他终于做出了邓布利多自己都做不到,但希望他能做到的正确选择,不管圣器,跟魂器战斗到底!电影的尾巴收在伏地魔掘坟,无疑是一个有震撼力的情节,但我坚持认为,没有适时的表现出,在伏地魔邪恶掘坟的同时,精神、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准备进入战斗状态的哈利,是非常非常不完整的!!看书的时候,脑海中就想演电影似得,感觉两个画面不断切换,哈利在这边看似平静的和拉环谈偷进古灵阁,为了下一个魂器,同时镜头的另一边,伏地魔急切的飞往霍格沃茨,准备夺取老魔杖。真希望导演能够把这个环节在下一集里有个交代。

p.s.上个周五看的第一天上映电影,看到有个网友说看电影前钱包不见了,我比他/她还惨,本来打算一大早去买票,晚上再去看,结果一大早下楼就发现车的玻璃被砸了,一个玻璃砸的干干静静,锁车也跟敞篷儿没区别,只好忍着郁闷放弃提前买票的计划去修车。还好,幸运的是晚上在一个平时人不多的影院买到了票。虽然说了好多电影里的美中不足,但说实话等着看电影前还是半宿没睡好觉,无论怎样,还是那句话,折损了50%内容的电影也仍然是把心里的幻想世界变为现实的桥梁,我感谢它!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2010)

又名: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1(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上)/哈7(上)

上映日期:2010-11-19(中国大陆/英国)片长:146分钟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艾玛·沃森 鲁伯特·格林特 海伦娜·伯翰 

导演:大卫·叶茨 编剧:斯蒂芬·科洛弗 Steve Kloves/J·K·罗琳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