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这样级别的哈密来说,看到“赫敏为什么没有嫁给哈利”这样的问题真的会很不屑一顾(不过豆瓣上有一人把此问题分析得十分有理有据又深刻^_^)。我不想如此目中无人,但,毕竟书也翻了十几遍,我实在很有理由在这件事上骄傲,况且我又是这么的爱TA。

我爸说,看电影无益,破坏读书时的想象。
我不能同意,可也一时语塞。
的确,电影永远无法完全忠于原著。甚至连哈七上这部我认为确是所有哈利波特电影中拍得最好的,其中有些删改也依然让我义愤填膺。因为相比罗琳强大的伏笔和严谨的逻辑,电影的删改实在显得太过幼稚可笑和情理不通。我不明白,为什么拍摄非得需要改得如此没有水准。

最让我耿耿于怀的,
比如在潜入魔法部之前,赫敏居然说不知道复方汤剂能坚持多久——明明2年级时他们就已曾偷偷配制并服用过;
比如罗恩受了伤就不能幻影移形,并且还要骂哈利父母早死根本没有家——要表现密友间激化的矛盾也真的大可不必这样吧,关键是这句话一出口,罗恩这个人物的电影形象就受到了灾难性的打击;
斯内普的守护神为什么知道去迪安森林找到并引导哈利去拿格兰芬多宝剑,此处不交待,哈七下又如何表现斯内普这位双面间谍最伟大的勇敢和最深厚的爱;
赫敏和罗恩三人组被发现的毫无理由——难道是赫敏的保护咒失灵了,怎么会呢,其实书中设置的暴露原因是由于哈利非要说出伏地魔这个已经被施咒的名字;
更要命的是,居然安排他们仨逃“跑”,在森林中狂奔——他们是巫师,纵有千万理由,此处最合理的也是使用魔杖、尽量汇合、携手幻影移形;
此外,在魔法部的暴露,原本应由于哈利带走了乌姆里奇办公室门上阿拉斯托•穆迪的魔眼——哈利为了安葬他唯一的遗骨,电影中哈利没有带走穆迪的魔眼,让我觉得缺少温情;
戈德里克山谷与纳吉尼正面遭遇,是由于伏地魔赶到的瞬间,千钧一发之际赫敏才不得已使用了爆炸咒,像电影中这样,不明不白地炸断了哈利的魔杖,未免太小看赫敏了;
最后,情节发生顺序的些微错乱,在哈利的矛盾抉择和争分夺秒的套问尚未发生之时,伏地魔已经拿到了老魔杖,这就大大削弱了原著想表现的哈利在斗争中的重大成长和成熟,以及邓布利多的睿智预见。
……
相比之下,洛夫古德的形象帅气多过疯癫;罗恩出走后哈利邀赫敏跳舞时的略显暧昧;罗恩消灭魂器时看到的拖沓得有点多余的“激情”戏……也就算是小瑕疵了。

当电影塑造的形象与我的想象不符时,我通常会十分刻意地强调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形象,然后每次读书时反复凿实,以免被电影拐带跑了。
比如以往电影中慌神的邓布利多、不够像癞蛤蟆的乌姆里奇……

所以究竟我还为什么还一定要追着电影看?

记得2007年,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上映,我在紧张的奥运会棒球测试赛期间唯一休息的一天,一早爬起来从北四环跑到王府井,就为了看哈五时环境匹配(当时认为那里的电影院最舒适),面对全价票一丝一毫一毫秒的犹豫都没有,义无反顾,完全颠覆往时的自己。即使一个人看,依然全情投入。

如果生活的节奏降下来,我大概会期盼哈七上,期盼上几个月,每每想起上映的日期心中就一阵喜悦掠过。
然而,我却是在去往电影院的出租车上才第一次心跳加入,十分激动地摇晃lion的手臂——我真的要看到哈七上了!
在第1分钟之内,我就开始哭了。
电影的开头拍得太好了!简洁的镜头穿插交待,三位主人公都已明了自己的沉重却必定要选择的追求,节奏刚刚好。配乐也真好!音符们的组合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主旋律,但细细品味却又与原来息息相关,切合感情。
其实,不必说拍摄技术的日新月异、演技的进步、导演叙事手法的清晰……哈七上打动我,深深地打动我,只因它和我对一件事做了相同的理解,只因它和我找到了感情的共鸣点。

后来去豆瓣逛了一圈,突然像找到了组织似的。有个人写的一句话正是我想说的,大意是,感谢电影帮我们实现了真实的魔幻世界。在书之外。

看到很多哈密,经历了从做学生时沉浸在魔法世界的疯玩,到工作了跨越进现实世界的压力与苦难,就如同哈利,第一部彻头彻尾的儿童读物小主人公,到七部真实而伟大的作品,越来越沉重,却也越来越有担当。
我没有这样的感受。十年前我已长成。但,我也和TA一起成长了,每一遍重读,对感情和勇气的体会必不会让我失望,让我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汲取到面对现实世界的力量和希望。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2010)

又名:哈利波特7:死神的圣物1(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上)/哈7(上)

上映日期:2010-11-19(中国大陆/英国)片长:146分钟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艾玛·沃森 鲁伯特·格林特 海伦娜·伯翰 

导演:大卫·叶茨 编剧:斯蒂芬·科洛弗 Steve Kloves/J·K·罗琳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