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过电影之后的第二天,去网上找了关于赵氏孤儿的相关原著。因为我印象中的赵氏孤儿绝不似影片中的不疼不痒。后来发现,虽然我的记忆出现了一些偏差,但大抵对于悲情的记忆还算靠谱。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史记中本有记载,后来经过文学作品的演绎,已经有了很多版本。传播最广的估计应该有三个,司马迁史记版,纪君祥元曲版,林兆华(金海曙)人艺话剧版。无论哪个版本,都很经典。史记算是原版,是一个忠义、忍辱、复仇的故事。林兆华版则是颠覆性的,却现实得像现实本身那样真实,如果说司马迁是刻意用了浪漫手法记载那些忠义之士的话,现实版实验戏剧《赵氏孤儿》则让人物和情节更具合理性,却因此而更加阴郁,复仇以赵勃苟且,程婴服毒自尽而结束,但也未必就算失败,因为活着的屠岸贾的确也“生不如死”。

至于凯子版的赵氏孤儿,不知究竟是怎么媾和而来的。电影里面让人喷血的断背情节,倒让我想起了他对《霸王别姬》最后的阉割。电影版《霸王别姬》,以程蝶衣自刎而结束。但是在李碧华的原著里,程蝶衣实际并没有死。因为剑太钝了,割不死人。这钝刀子割肉的痛,生远远大过于死的痛,难道是电影表现不出来的吗?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凯子版赵氏,有许多情节和人物处理让人感到别扭,对比过现代戏剧版之后,这别扭总算是有解了。

关于“勃”

看凯子版第一次笑场便是在庄姬给程婴的孩子起名字。范冰冰一幅暧昧的的眼神看着葛优说:“你姓程,孩子就叫‘勃’吧”。全场high翻,神马呀就“勃”了?

而在话剧版中,程婴本是赵盾家的门客。赵盾得知晋灵公调屠岸贾回程,感到世事难测,因此感慨而书,“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赐给程婴,给程婴的孩子取名程“勃”。

关于韩厥

戏剧版,韩厥奉命去取赵氏孤儿,程婴激他,让他讲讲良心,韩厥想眼睁睁放走了赵氏孤儿不免不忠,但他究竟善良,一时无措,便要求说,你杀了我吧!程婴不忍,大队人马将至,在韩厥的强烈要求下一剑刺死了他,全了他的忠义之名。韩厥也有个孩子,和后来的“勃”成了玩伴,叫韩二。凯子版的韩厥,真是莫名其妙,不知道是给程婴预备的,还是用来自慰的。

关于复仇

林兆华金海曙戏剧版的赵氏孤儿立意很深,并不简单是一个忍辱负重快意恩仇的故事。更何况凯子版对于程婴的忍辱也没什么交代,倒像是过得挺好,没觉得他背负了16年卖主求荣的骂名是如何不堪。在戏剧版中,“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是赵氏孤儿的名字的来源,也贯穿了故事的始终。十六年过去了,屠岸贾发现自己似乎正一步步重蹈赵盾的覆辙,也书写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八个字。但是在他羽翼下成长的义子屠勃,也像当年的赵朔一样淫逸骄奢。程婴预感到报仇无望,果然,当他告诉勃儿当年的一切真相之后,赵勃说,你永远是我爹,但刚才您说的话,就当我什么都没听见吧。他不是不信,是根本不愿意相信。

关于结局

王,晋灵公,并不像电影中那样昏庸无能,而且以极不靠谱的死法被弑,而是一个始终掌控全局的人物。当程婴在他和屠岸贾面前揭开当年真相之后,他命令屠岸贾不得杀害赵勃。因为王室凋零,没什么人才,勃毕竟是皇亲,王不许屠岸贾再杀赵勃。赵盾和屠岸贾的恩怨情仇,也无非是因为王的翻云覆雨。

赵勃,因为王的一句话而无需再担任何报仇和被杀的使命,苟且偷生吧。赵家三百余口、父母、韩厥、公孙杵臼一干众人的深仇大恨,他背不起。他又不是萧峰。

程婴,用自己的孩子换了赵家的孩子,虽然全了忠义,却也真是没人性。史记版中,赵家的仇是报了的,但程婴在大仇得报之后自尽,全了自己的英明。林兆华戏剧版中,仇是报不了的,一切并没有按照当年的设想来。难怪当年公孙杵臼争着去死,他和程婴讲明了死容易,带大赵氏孤儿才难,于是自己要做容易的事。程婴自己的孩子被当做赵氏孤儿让西域灵獒吃了,十六年后,恶犬寿终正寝,程婴阴郁的给狗做了一幅小棺材,却把这老狗的尸体炖了,连着毒酒一起带上屠岸贾的家宴。在讲述了一切之后,悲叹“大道无道,大仇无仇,世事无定”,敬了屠岸贾一杯酒后便毒发身亡了。

另一个重要角色,一直在屠岸贾身边的爪牙顾侯拿剑在程婴的尸体上乱戳。屠岸贾凄凉地说:“不必了”。
有这样的结尾,凯子为什么不学学?

赵氏孤儿(2010)

又名:Sacrifice

上映日期:2010-12-04(中国大陆)片长:128分钟

主演:葛优 王学圻 黄晓明 范冰冰 海清 赵文浩 王翰 赵文卓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高璇 Xuan Gao/任宝茹 Baoru Ren/赵宁宇 Ningyu Zhao

赵氏孤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