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电影,哭了好多次。
首先是Jo,她那样好,那样值得被爱。可是除了“教授”,没有人真正知道她有多好。家人们爱她,却也并没有看到她的高度。她幸运地拥有了天赋,走的太高,所以就孤独。她走到了一百多年以后,直到现在,我们才开始欣赏女孩子们的奋斗、努力和事业心。甚至连“教授”这个人都可能是虚构的,因为真实的路易莎梅奥科特,一生崇尚事业和自由,未婚。
其次是Meg,她拥有过人的美貌,小小地享受美貌与上流社会的生活,却清醒地知道自己并不能拥有它们。她说,“让我好好地玩一晚上,接下来的一生我都会尽力做个好人。”她平静且顺服地接受了自己的贫穷。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是Meg要进入上流社会,以她的美貌是不是比Amy更容易点,但是Meg坚守了她所选择的爱人、家庭,甘愿为做一个贤妻良母而忍受贫穷,这何尝不是一种平凡的伟大。Beth因为照顾穷人而病死,她活着的时候安静,走的也平静,似乎毫不起眼。但这两位,是全书的道德模范,也是整本书/整部电影温暖背景色。
在《小妇人》一书中,还有一本重要的线索书叫《天路历程》,讲述一个合格的基督徒应该如何战胜困难,走向光明。耶稣说:“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你们的神,又要爱人如己。”“舍己”这一形象,在Meg为家人、Beth为邻舍上,都体现到了极致。
而看似不对付的Jo和Amy,其实为自己的更多一些,更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她们的部分,更体现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会有的情感与挣扎。Jo有些自负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事业中,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写烂文。而Amy则毫不动摇的在迎合上流社会的规则,试图改变自己的阶级。
Amy总以为自己活在Jo的阴影之下,但是这一局,Amy赢了。Amy得到了英俊多金体贴的丈夫,而Jo得到的是灰暗的写作前途和失去重要之人的孤独与痛苦。
灵感破茧成蝶之时,痛苦是它双翼的力量之源。流芳百年的经典《小妇人》是在这样一个时刻被创作出来的。当Jo不再为卖文章换钱而写作,创作了一个“有点无聊”但却真实的故事,她却获得了成功。
这非常符合马奇太太一直通过《天路历程》教给她们的。因为基督教中说,人不可崇拜虚幻的“偶像”,譬如金钱、成功、名声、爱情……当你狂热的崇拜这些东西,以为只要得到这些东西,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幸福,那就错了,最终获得的乃是饮海水止渴般的不满足,并且在过度追求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珍贵的东西。
真正珍贵的,是生命、真理、道路、光、爱、善、公义、忍耐、清洁、节制、谦卑、温柔……
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有意这样安排,但是这一点在文中有非常有趣的体现:
当Jo回过头来,抛开文学中一切虚幻的创作,珍视真正重要的真善美,作品反倒大获成功。但是她这时的事业心,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她获得了马奇姑妈的大房子后,将其投入到了教育事业。这项事业比起成为莎士比亚般的作家来说,更具有直接的“舍己为人”的特征。在书中这里成为了一个乐园一样的存在。
而书中Amy在婚后,只育有一个女儿,但女儿的身体并不健康,这成了劳伦斯夫妇心上的一道阴影(结合劳伦斯爷爷失去唯一的女儿,即劳里的母亲)。似乎大房子和许多钱,并没有让Amy真正完全满足,女儿的健康才是心头真正牵挂的东西。
如果说,这样的分析略显牵强,那么还有一点,就是当我们再去阅读《小妇人》的时候,许多人仍然深切地热爱着拥有自由的灵魂,愿意为家人、为孩子、为写作倾注心血的Jo March,而对于Amy则争议较大。
究其原因,选择“事业”的人,事业总有利他之处;选择“阶级上升”的人,其固然拥有选择的自由,甚至如Amy般拥有执行力和好运,但是少了点崇高且深切的美感。
2019新版的电影中,Amy看上去更坦率,对于爱情和野心都直白。只可惜,我个人觉得,无论如何的冠冕堂皇,她的人生追求缺少价值。所以我希望能够少看到一些影评,说Amy多么像新时代独立的女性。因为我以为,新时代下女性拥有了更为健全的收入体系,她们对于自己人生的规划,应当更少地建立在乘他人东风之上。
为自己而活着,该吃喝享受、喜怒哀乐的,总归有个尽头;为他人而活着的,却值得更多的赞赏和目光。
最后剧透一点:
出版商(看完书稿):“她为什么不嫁给她的邻居?”
Jo:“因为他和她的妹妹结婚了。”
出版商:“但是如果女主角不结婚的话,书就卖不出去。”
Jo:“Fine.”
于是乔马奇嫁给了巴尔教授,而作者路易斯梅奥科特却是一生未婚。
所以,她应当曾经,真真切切地爱过她的Laurie.

小妇人Little Women(2019)

又名:她们(台)

上映日期:2020(中国大陆) / 2019-12-25(美国)片长:135分钟

主演:西尔莎·罗南 艾玛·沃森 弗洛伦丝·皮尤 伊莱扎·斯坎伦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编剧: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Louisa May Alcott

小妇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