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2011
那是每天醒来的理由。《梦之安魂曲》。
看完我才知道再过两天就是禁毒日了。。纯属巧合。也可以说是缘分。
吸毒有多可怕,我们在戒毒所外面的宣传栏里面已经见过了。本片也基本说的是这些:吸毒会对你的身体有很大的摧残,会让你产生幻觉,摧毁你的神经系统。对于女性,更是可怕(现在看来对男性也很可怕!)。毒瘾来了又买不起毒品的会拿身体去换。毒品不是罪恶最初的起源,但是是最接近其起源的。是罪恶起源的极端化表现形式——永远满足不了的,极易躁动的欲望。
本片不是讲欲望的,前面那句是我个人的想法。
虽然片子里桥段比较老(可能老美没有组织看过禁毒宣传片),片子的结构也是很直白的悲剧结构——把美好的东西一步步撕碎给你看。有些东西渲染得有些俗套了,比如瘾君子最后想起妈妈的怀抱,比如禁毒部门烂之又烂的态度等。。但是手法实在有够前卫。在同个场景分银幕对人物及其动作特写(《建党伟业》里面也有。但是单调得只是拍脸和后脑勺。没有任何效果。。),大量插入的用静态物品蒙太奇和极夸张的音效表现的吸毒场景,偷拍式的机位,处理得如同鬼片一般的吸毒后的幻境,高潮部分MTV式的剪切,还有人物设定上的极端丑恶化等等。。。一个字——炫!
镜头上的炫技容易被人骂做浮夸。但是本片的配乐是个亮点。那段音乐大家绝对听过,但是我才知道出处是这里。片子大部分时间是几个配乐循环播放,犹如绝望和对绝望的偶尔抗争。配乐稳住了炫技的镜头语言,片子的气氛就很恰到好处了。
本片讲了四个瘾君子的故事。三个是年轻人:哈罗德、玛丽、泰隆。影片没有说他们吸毒的缘由,不过大致也想得出,无非是年轻人追求刺激。又或者之所以不挑明是因为年轻人吸毒的原因实际上勾不起人的同情——因为他们轻狂,因为他们无知。人们很容易就把罪过归到他们自身的道德品质上。把这段剧情省下来去表现另一个瘾君子的故事是本片最大的成功之处——一个中年妇女也吸毒了。她吸毒的缘由看上去要比那三个年轻人的要复杂而令人惋惜得多,而实际上她的原因包含了年轻人的原因。
哈罗德的母亲萨拉是个寡妇,孤身一人的她每天只与一个讲减肥的现场秀节目相伴。突然她接到了这个节目的邀请,能够成为他们某期节目的主角。为了能在节目上穿上她最爱的红礼服,她开始减肥。为了加快效果,她开始吃一种速效药。儿子回家发现这种药其实是种毒品,但是他劝不动自己的母亲,只能黯然离去。萨拉越吃越觉得效力不够,开始加大剂量,后来发展到不吃便产生冰箱要吃掉自己的幻觉。被幻觉折磨的她跑到节目组询问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上电视,但已然吸毒成了一个疯子样的她被警察带到康复院里,最后真的成了一个疯子。
为什么她要吸毒?乍一看好像是个意外,是被无良的减肥医生害的。她为什么要减肥?因为她已然把去参加那个节目作为她人生的唯一目标了。丈夫早早逝去,儿子在败光她的家产。孤独的她实际上在减肥前很爱吃,这其实也是种瘾。所以她减肥没有办法通过正常的节食来实现。她不吃药之前也在产生幻觉,汉堡饼干什么的都以巨兽形态砸向她。所以她吸毒是一种必然,只是这个毒不太一样而已。在萨拉身上体现的,是瘾的可怕。不管什么形式的东西,在你没有寄托的时候都会成为你排解烦恼或者找寻人生价值的瘾。萨拉的人生够悲剧了,加上周围人对她的漠视让她觉得只有上节目才能得到至少邻居的重视。社会成员间互相的孤立让再多的教育再强的内心也无济于事。
片子很聪明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年轻人表现吸毒在人肉体上的危害。片中年轻人吸完毒后都是坐在那里傻笑,他们的内心我们看不到,但他们没有毒品时抓狂的状态,人性中赤裸裸的欲望让人觉得是在看几个魔鬼在绝望。哈罗德腐烂掉的左手,泰隆眩晕时呕出的黄沫,玛丽被人践踏的在衣冠楚楚的野兽面前被暴视的肉体,影片最后那段MTV式的悲剧场面我实在是看得难受。另一部分就是通过萨拉来表现毒品的深层次即瘾对人内心的伤害。两者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最终构成这部结构严密手法新奇的高质量作品。。。。
连片尾字幕(没有用音乐。用的是很压抑的街头录音)和官网都十分之炫!~

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2000)

又名:噩梦挽歌(台) / 迷上瘾(港) / 梦的挽歌

上映日期:2000-05-14(戛纳电影节) / 2000-12-15(美国)片长:102分钟

主演:艾伦·伯斯汀 杰瑞德·莱托 詹妮弗·康纳利 马龙·韦恩斯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编剧:小胡伯特·塞尔比 Hubert Selby Jr./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梦之安魂曲的影评

luffy
luffy • 上瘾
恰恰
恰恰 • 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