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8-02-14

深海长眠:Let me die

2007.7

他开始飞翔,穿过平原与山川,穿过麦田与小溪,掠过车辆与人群,掠过回忆与等待,站在高处俯视那片他神往已久并唯一能体现他生命价值的大海,直至一头扎进其中。
多么想再跳次水啊,雷蒙无数次幻想。曾经年轻的他在一次海边跳水折伤颈部,永远高位截瘫,还好他仍会笑着说话。二十多年,他一直致力于为自己获得安乐死的权利而与社会,宗教,法律斗争,从不间断。面对太多质疑与劝告,他一直笑着说,爱我,就让我去死,眼神里永远不变的坚定。“死就像在海里游泳。”他是一直想回归那片朝圣的大海,那片本真与灵魂寄存的地方,回归心的出处,正如影片英文名《The Sea Inside》。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地中海旁。
自杀是个太过沉重的话题,所以即使电影描绘得再怎么美丽也无法温暖观者低沉冰冷的心。明明生活是那么窘迫,他住在贫穷的哥哥家,他的家人都为他的挣扎而痛苦,他在无数个病痛发作的夜晚呼唤死神的名字。可是电影就是如此唯美还带着雷蒙的微笑。他在托斯卡咏叹调中飞翔;他爬起身挪开床铺一飞而去的超现实镜头;他离开家路上掠过十字架,老人,交配的动物,孩子等生命的美好阶段;他写那些美丽而富有哲理的诗给他的侄子;他让那个本来劝他继续存活的孤独女人找到自我,并与其相爱。爱我,就让我去死,无法回避的悲伤。死亡是人生最后一场期待,当去直面它,接受它的时候,生命总是显得那么安祥。一切都已结束,不再有思维的折腾,不再有诗歌,不再有躯体,不再嚎叫,不再哭泣,不再迷乱。
我们的主人公如此期待死亡,或许正常人无法理解一个长年卧床病人的想法。一切都需要别人帮助,包括死,他觉得这样的生命没有尊严。他忍受太多,他更懂得生命的存在意义,28年中对于生命的不断追求已上升到旁人无法体会的境界。死亡是生存最本已的可能,既然没有了上帝,没有了宇宙精神,没有了历史理性,那么切身于生存的死亡就使生存显得尤为珍贵。雷蒙太懂这些,他用珍视的生去追求神圣的死,去正视死,他向死而生,因而宁静超然,异于常人。而我们呢,还在逃避什么?
我一直认为自杀的理由不可能是精神的,我也想对他说“扼杀生命的自由还是自由吗?”而他的回答是“扼杀自由的生命还叫生命吗?”我不禁落泪。
我本是抱着要写什么的态度看电影的,没想到被它戳到了痛处,我的一个亲人也有类似的经历,但他还能自己选择去生去死,只可惜理解他太迟。我们总是说会好起来好起来的,可是事实呢,我们只会说善意的谎言。
《百万宝贝》里的麦琪全身瘫痪,他的教练帮助她安乐。
《英国病人》里艾马殊决定去死,汉娜深深地理解他,协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追随他的爱人去了。
就连我们平时也会时不时冒出几句死不死的。
自杀的阴影总会不经意掠过我们明朗的天空,儿时的我总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总是这么倔强不愿卑劣地活着?现在明白,他们不是自傲,而是为了残存的尊严。一头牛不去死是因为它不会思考,但是我们忍不住要让上帝发笑。自杀并非他们情绪化的产物。
同病相怜相约一起赴死的女子爽约了。法庭再此宣判安乐死的请求被驳回。他出自传将自己的痛苦公布于世,却还是换来所谓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貌似善意的劝阻。他的哥哥终于爆发了“你知道你一直去寻死,我们活着有多痛苦。”雷蒙还是平静的,一无反顾地奔赴死亡。你们可曾知道,当雷蒙在夜里与病魔无止境地搏斗,却无法用死亡终结时,那种永劫不复才是他最深层的恐惧!
还记得他最后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哥哥呆呆地坐着,他的嫂子躲进屋子痛哭,他的侄子一直追他那远去的车,那条蜿蜒小道好长好明亮。不同性格人的出彩描写。他是幸运的,他的家人那么爱他,而这种关心无法动摇他的赴死决定;他是幸运的,终于有了个爱他的女人,成全了他的死。
他微笑着喝完药,终于跳入向往的“大海”。海是我们的故乡,海包容了一切,包括生死,在无尽的翻腾里回归了自我,回归了一生追求的宁静。
The Sea Inside,曾荣获2004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威尼斯影展评审团大奖、男主角奖。运用大量蒙太奇手法,还有精彩的转场,出色的配乐,让我们走进一个坚强男子的内心。如果你错过了该片,错过的不是对生死的思考,而是对自我审视和对爱的深层拷问。我们透过生死去看人生。
无力去评价雷蒙的做法,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
“死亡是种权利,而非强制的责任。”
“Let me die if u love me!”

深海长眠Mar adentro(2004)

又名:长眠地中海 / 情流心海 / 内心之海 / 点燃生命之海 / The Sea Inside

上映日期:2004-09-03(西班牙)片长:125分钟

主演:哈维尔·巴登 洛拉·杜埃尼亚斯 阿尔维托·阿玛里利亚 贝伦· 

导演: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编剧:Alejandro Amenábar/Mateo Gil

深海长眠的影评

S
S • 深海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