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这个时候是春的季节,而非秋天,是否真的如大家所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忧愁,像故意的逼迫,假装自己存在着最深刻的苦闷.无法解脱.人间并不总是四月,也并非每个年头里的四月都是完美无暇的春日.一种平淡的味道,消失在这个地底下的深邃土壤中.国王学院门前的河,不宽可是曲折冗长.周围的草坪,不是平铺直叙的没有故事.还有那棵树,吃着冰淇淋坐在牛顿的树下.都只是传说而已。河里有撑船的人,有迎来送往的欢乐.从桥上望下去,整齐的小舟排列出当年的模样.颜色不鲜艳粉嫩,木头遇着了水,遇着了记忆的清泉.船要怎么突出重围,走向远方的青苔.夜色里,看不见红到脖子根的脸庞.用文言的对白,低头,斜眼.观赏着眼里的景致.两根白色的棉线,缠绕悲剧的笑容.不论怎么说都没有错.选择一个地方,选择一个家乡.拖着沉重的行囊,堆不出幻觉里仿佛依稀的存在。
我没有办法站在他的角度去思量,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选择.这个问题,已经几乎不是个问题.因为太多的人会去思索.却没有谁能给出标准的答案.都是自己的臆测.我不喜欢陆小曼.眉.爱眉.于是我的悬想里就只剩下了两个人,张幼仪,林徽因.因为林徽因的才华横溢,因为张幼仪的无从选择的悲剧,所以两个人都很有理由.可是这点仅仅属于一个诗人的爱情,什么也无法决定.人们说,林徽因的智慧让她选择了梁思成,诗人都无法依靠.我甚至原来一直都以为张幼仪是个处女.也许是我把徐志摩和鲁迅弄混了。我不明白我的眼泪是从哪里着手,是欢乐祥和的风景,家园.我却在悲哀什么.命运的悲剧,装模做样的登场.诗书里的颜如玉照不出白头的木讷.他走了,她来了.一直追随着的情节.天涯路远,这又是凭什么呢.桥边柳树的阴影中,不知道坐着谁人.
他们笑了,文字和知识带来的只是相视而笑的浪漫感觉吗.是我说上半句你就能对出下半句的诗词歌赋吗.是牵着你的手走在蓝天白云下的悠然吗.这又要被归纳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吗.所谓碰撞就只是打击了一点对爱的信心吗.我们有花园,可是没有四月天.
推车远去的背影,不知道怎样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