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的设定中,单身的人是有罪的,必须在45天里找到伴侣,否则将强制变成一种动物,他们中大多数人选择了狗,这也是为什么满世界都是狗的原因。男主是一个中年发福的单身男人,他的哥哥就在失败之后选择成为一只狗,而男主选择了龙虾,因为龙虾“能活一百年,拥有高贵的蓝色血液,并且终身有生育能力。”

在带有梦幻主义的选择之后,男主开始了酒店的生活,一样的鞋子、衬衣、裤子,他将在固定的人群中选择伴侣。能成为伴侣的人必须有一个共同点,或是共同的爱好,或是共同的职业,亦或是共同的生理缺陷,如果能在45天之内成功配对,生存环境将有很大的提升,酒店也将开放一些原有的限制区域,但这并不是结束,他们依然处在监督之下。

于是在生存的重压下有的人惶惶不安,就像男主同一批来的中年女人,她开始频频的令人厌烦的搭讪任何一个可能的人,最后在极度恐慌下跳楼了,但跳楼并不是解脱,她呻吟了半天才死。

有的人通过隐藏自己达成目的,就像本故意弄伤自己鼻子,来迎合一个间歇性流鼻血的女人,营造出不存在的所谓的共同点。在他看来与其变成狗或者在森林里奔命,不如隔三差五的出点血。

还有的人内心坚定不屈从于命运,就像拥有一头漂亮金发的姑娘,拒绝了男主的追求,在最后一天里独自看完一部电影,坦然地变成了一匹淡金色鬃毛的小马。

男主最后选择了一个冷漠的女人,一个靠狩猎森林里逃亡的单身者而活的女人,抓到一个可以增加一天的期限。为了接近这个女人,男主不得不表现的无情,他假装蔑视生死,甚至用脚踢本收养的小女孩,他想假装无情总比假装有情要来的容易。

事实证明假装无情也并不简单,男主一直压抑自己,直到女人杀了他的狗——也就是他的哥哥,他唯一的亲人,男主忍无可忍,把女人变成了动物,然后只身逃到了森林。

森林是属于单身者的世界,但这里规矩森严一点也不输酒店,其中一点就是要保持绝对的单身,男女之间不能接触,否则就要遭受酷刑。他们在狂欢庆祝时都只能独自舞蹈,甚至戴上耳机。

然而命运捉弄,男主此时却找到了与他有共同点的人,甚至对她产生了情愫,共同点是近视,男主带框架眼镜,而女人带隐形眼镜,因为怕被发现,他们发明了一套交流的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

人生难以跨越的莫过于“求不得”三个字,同样是伪装自己,本成功了,自己却失败了。也许这对于男主来说是人生命题级的疑惑,于是他在单身者的反攻计划中,悄悄潜入了本一家的游艇,在女人和孩子面前拆穿了本假装流鼻血的事实,女人给了他一耳光。原来没有人不知道,包括小孩,每个人都在竭力维护着和谐的表象。

这种组合下的家庭像握在手里的碎瓷杯,本身就是残破的,无意义的维持下去还要用尽全力,但如果放弃了,也就一无所有了。

男主的情事最终还是被首领发现的,也许爱与不爱本身都极难掩饰,一次外出中,首领设计弄瞎了女人的眼睛,但对于男主来说更惶恐的是他再也难以找到一个彼此的共同点。

不禁想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两个人的共同点落在近视上,到底是为什么?感情究竟是因何而生的?是否遇见容易些,分别也就容易些,爱的浅一些,原因也就少一些?我们在爱情里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近视眼?还是瞎子?

或者说共同点是否真的有那么重要?一定要找到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人,还是要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共同的世界固然重要,但有时相爱的动人之处在于他的不确定性。也正是这点不确定,让你得到时忐忑,抓不住时又惦念。

故事的最后男主报复了单身的首领,带着女人逃离了森林,来到了城市,女人给了他一把勺子,他毅然决定找到他们最后的共同点——也成为一个瞎子。男主在镜子前面犹豫了良久,最终也没有下手,而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爱本身是容不得一丝犹豫的,犹豫就是不爱,也就回不到从前。

男主是下不去手的,他对共同点的追求是基于不安全感作祟,但是并没有强烈到自残肢体的地步。或许感情里要有一个人是瞎子,但两个都瞎,恐怕不行。

做不成瞎子,他在心理上还是单身的。

这个故事最初吸引我的点是设定,后来迷惑的也是设定。

开始是讽刺沉溺于感情的人,后来又在讽刺单身的人,即便逃离也很难保全,婚姻、家庭、社会观念无一不讽刺,或许因为安全感是源于自身,只有心灵是自由的,你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否则就像电影海报上那样,即便拥有伴侣也只是拥抱着一个空虚的影子。[img=1:C][/img]

龙虾The Lobster(2015)

又名:单身动物园(港/台) / Ο Αστακός

上映日期:2015-05-15(戛纳电影节) / 2015-10-16(爱尔兰)片长:118分钟

主演:科林·法瑞尔 蕾切尔·薇兹 约翰·C·赖利 蕾雅·赛杜 奥利 

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 编剧:欧格斯·兰斯莫斯 Giorgos Lanthimos/艾锡米斯·费利珀 Efthymis Filippou

龙虾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