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畫像》討論的議題非常廣泛,包括政治、社會(新住民)、性別、及自由等,一部約2小時的電影想討論那麼多東西是貪心的、甚至是危險的選擇,然而陳宏一導演卻把這樣的貪心發揮的淋漓盡致。
會用「淋漓盡致」這樣飽含情緒的詞彙去形容這部片,當然是因為他真的把他想討論的每一個面向都提到,而且都交代的清楚而非含糊帶過。

其實我是不太喜歡看政治片的,在本片的前半段大多是在討論政治議題,不過非常驚喜的是觀者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像是在撥洋蔥一樣,以兇殺案包裹住政治議題、而在政治議題之下同時又討論到性別與自由;短短兩個小時,拋給觀者非常多的想法,但同時又因為主線-兇殺案引領著觀眾,所以看起來是不費力的。
像是在解析台灣社會一樣,我們被困在這陰暗無光找不到路的黑暗森林中,而兇殺案在本片中像是一把手電筒,往黑暗森林的一角中照亮的是台灣的政治議題、另一角的黑暗森林看到的是何謂自由的議題、也有另一角的黑暗森林是代表著性別議題⋯,我們每一個人都跟著這把手電筒往森林的深處走去,你不知道路途有多遠、更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目的地存在,我們只是在摸索。
在這黑暗的森林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害怕而卻步,但又因為一種使命感而嘗試跨出腳步,究竟我們現在的處境為何呢?是否因為種種因素導致我們想追求什麼,卻又無法明確的追逐著那個什麼。

其中,楊婕這個角色其實正代表著台灣人。
她原先對自己的未來、台灣的未來抱有滿滿的希望,甚至覺得自己一定有能量在體制內改變現在的問題,然而隨著她越深入這個體制之內,發掘出的卻是滿滿的失望。
無論是對新住民的問題無力解決、對自己所相信的男人們更是失望透頂、好朋友的性別議題也是個無解之題,就算自己是個充滿正面能量的人、相信這個社會、並做出貢獻,但這個社會卻背叛了她的期許,所以她的選擇或許可以說是一種抗議吧,但我更覺得對楊婕來說是一種救贖。

本片,我最喜歡的還是關於性別議題的闡述。
最驚喜也最喜歡的便是Kiwebaby(張喬翔)在本片的演出,關於她的議題大概是我一直以來的疑問吧。
當楊婕真心誠意的接納這個跨性別者時,究竟雙方對於這樣的關係是抱有什麼樣的想法的呢?
訥訥是不是會因為自己的不一樣而在內心產生一種自我厭惡感呢?而這樣的心態會不會使他無法全然相信楊婕的真誠?
當我們都覺得這個世界已經夠開明,是不是也正表示著不夠開明?

本片中有很多關於墮落的寫照,無意間我也看的越來越沈重,像是隨著演員一起墮落了一樣。
那麼,現在的台灣是不是也在類似的處境呢?
這樣一路看下來其實是有些絕望的,但在最後一幕一個盲眼小孩跨越了「七宗罪」像是一種暗示,暗示著我們在這黑暗森林之後將是光明,而正在黑暗中墮落的我們也許也該相信希望是存在的。
置之死地而後生。

自画像自畫像(2017)

又名:The Last Painting

上映日期:2017-01-31(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 2017-09-22(台湾)片长:109分钟

主演:张寗 林哲熹 林微弋 张承喜 郑人硕 吕名尧 冈本孝 

导演:陈宏一 编剧:陈宏一 Hung-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