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3-20

自画像:体制的标本

以理想主义女青年的死亡、眼珠被挖出后用来作画为开头,叙述对社会满怀理想追求的青年女学生如何一步步走向幻灭和自我放逐;
室内布置很精致,那些实景的画作很有趣,是近年为数不多的以当地重大社会时事为背景的影片,对学院教导的成规教条与社会实际运作的脱节、艺术家的个人性与社会性、独立的人格与体制化商业化的改造都作了探讨;
看完全片真一点没看出有人说的:“全片从头到尾都在宣传支持蔡英文”,首先片中穿插出现的公众人物不止她一个,还有当地两位马姓和朱姓公众人物,还有对岸的;其次虽然蔡出现次数最多,但穿插出现的部分,电影里在上演的恰恰是与她正宣讲的内容完全相反的东西,这不更像是在讽刺她,而不是支持她吗?而以她当选的投票日一位理想主义女青年的陨灭为开头,不明显么
至于有的人评论说台词刻板生硬,也可能是两岸文化背景不同,造成无法理解,在理想主义还在部分领域存在着的台湾和香港的青年人那,这些比较学术性的问答、看似理想口号式的台词对白,确实在TA们的社会里日常中是会出现的,尤其青年人那;否则近些年也就不会在这两地发生大规模的青年movement了。而大陆这边也许理想性已被赶尽杀绝得差不多了,所以这边部分人难以理解还保有这些东西的地方的青年心态。
片中的立委变节、画家入狱后一直想让他商业化的女友拿着他的画作展出宣讲一番、变性“女孩”对着讯问者说出不变性了反正变了也不能为男人怀孕,正正展示了体制化、商业化的阴柔是在日常无声无息、潜移默化的运作中改造一个人的。而在集体无意识的环境下,或者觉醒的思潮尚未成为占多数的普遍思维之前,个人要挣脱体制和商业逻辑下的绳索是杯水车薪的。这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断参与改变,另一种是自我放逐回到个人、回到经营自我的兴趣,这两种选择都不错,都有各自道理,参与的人可能面对的是自己根本看不到结果的反覆循环,而自我放逐的人多了本身也会使放逐变得无效,还是会深受影响。所以,两种选择的人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片中的一些细节也展示了:不管对岸,还是当地,在当权者面临青年或市民的movement挑战时,采取的应对方式也都出奇雷同,就是想尽办法抹黑、丑化、污名化,也许这就是权力的特性,而不管是哪个地方的权力。这部片虽算不上什么经典,但起码是部有诚意的电影,在尝试探讨当代青年面临的社会环境问题和改造社会的矛盾等等,从中你起码可以看到对岸的一种范围不小的青年思潮。
而巧合的是:片中描绘和呈现的一种酷烈和绝望的青年思潮、青年处境,和大陆导演胡波的处女作也是遗作《大象席地而坐》整体氛围上都很相似。大概这是两岸年轻导演不约而同的呼应,也是两岸年轻人都在共同面临的问题吧。

自画像自畫像(2017)

又名:The Last Painting

上映日期:2017-01-31(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 2017-09-22(台湾)片长:109分钟

主演:张寗 林哲熹 林微弋 张承喜 郑人硕 吕名尧 冈本孝 

导演:陈宏一 编剧:陈宏一 Hung-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