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飞机,在快要降落的最后半小时内连续遭遇强气流冲击,数次瞬间剧降,不停的颠簸搞得好些人都吐了。其实,从地表往上看,反倒是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危险的潜流总是这样,看起来平静之下,其实暗藏玄机。

《修 女艾达》就是这样的一部片子,整体看起来波澜不惊,甚至连故事都简单到让人昏昏欲睡的地步。如果不走入其中去看的话,的确是这样。但实际上,内在丰富的意 蕴让人感到震惊,而且人物形象丰富的内心层次性,也让人瞠目。很有些像《伤心的奶水》,在平静的镜头之下蕴藉着逼人的历史光芒,而且两者都入选了奥斯卡最 佳外语片奖。

1962年,波兰的一个修道院里,从小生活在修道院中的艾达就要正式成为一名修女了。在仪轨举行之前,为了让艾达安心从事神 职事业,修道院中的老修女特意让艾达去看望一下她的姨妈旺达,以了结一下尘世俗缘。不过,正是此行,却激起了艾达内心的波澜。万丈红尘,让她见识了玩世不 恭的姨妈,也认识了乐队的萨克斯乐手,让她原本沉稳的内容产生了对红尘刹那间的眷恋。而此行,也让艾达解开了自己身份的归属,更是揭开了波兰历史的一块伤 疤。而这个伤疤,正是最引人关注的地方,也是《修女艾达》的深度魅力所在。

要知道,1962年的波兰,正处于苏联社会主义的笼罩之下,是 社会主义阵营华约的一份子。社会主义的统治,是什么样的,就不多说了,你懂得。而时间再往前推一点,在1918年,在波兰灭国120余年之后,新的拥有地 理版图的波兰才终于再次被建立起来,暨波兰第二共和国。但不幸的是,重新建立起来的波兰,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安逸的日子,先是参与进攻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与 苏俄打了两年仗,之后又发生政变,亲德的毕苏斯基上台,并积极寻求与希特勒媾和,双方签订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时间到了1939年9月1日,希特勒 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抛弃了自己签订的条约,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在短时间内就占据了波兰大部分领土,二战就此全部爆发。一年后的1940年9月 17日,苏联又从波兰东部侵入,并与纳粹德国一起分割了波兰。之后苏德之间矛盾不可调和,二战进一步蔓延,波兰终于被德国全面霸占。而流亡的波兰政府又遭 受到了苏联的欺凌,还爆发了惨绝人寰的“卡廷惨案”。到1944年二战结束,波兰再次复国,但国土面积却丧失了20%,本次建国又完全被笼罩在苏联的影响 之下,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一直到1989年,苏东阵营瓦解,波兰才又重新建起了共和国,暨当下的第三共和国时期。《修女艾达》的故事时间为 1962年,正是社会主义时期,这构成了电影的时间线索的大背景。

再从电影的故事线说起。1962年的艾达,离开了远离尘世的修道院,去寻找她的姨妈旺达,进而去寻找她父母的尸骨。从一个单纯的女孩子身上,波兰黑暗的历史就此一点点揭开。

首 先,艾达找到了姨妈旺达,一位成功的检察官。旺达曾经是一位国家英雄,因为曾经打击了许多危害国安安全的人,也打击了曾经伤害过波兰人的法西斯份子。但自 1947年,波兰走上了社会主义阵营之后,列宁斯大林主义全面影响了波兰人们。旺达作为一名公务员,必然的要接受马列思想,不管你信不信,你必须得接受。 这一点上,对于同处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来说,也比较好理解,即便是当下的中国,党章也规定只要入了党,就只能接受马列,而必须要放弃其他的信仰,回族干 部不得信伊斯兰,藏族干部不得信仰佛教等。当然,这是规定,实际上还是有部分的干部私下里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信仰,或者说没有完全背叛自己的信仰。旺达也是 如此,她与艾达一道,都是犹太人,命中注定了应该信仰犹太教的。但为了国家,旺达改信了马列主义,并在年轻时成为了国家英雄。只是到了1962年,社会主 义的波兰也已经过去了15年了。而且,作为国家的波兰,还刚刚经历了著名的“波兹南事件”(1956年)。1962年时期的波兰身处哥穆尔卡的领导之下, 他沿用的苏联模式导致了国家物质的严重缺陷,此时的波兰人正过着贫苦的生活,矛盾正在积累之中,并在之后的1970年爆发了严重的流血冲突事件。

1962 年的旺达,人至中年,理想已逝,对于国家彻底失望,对共产主义不再抱有幻想。但她又背叛了自己的犹太教,于是在共产主义与犹太教的严重分裂中,孤独无依, 她感到了彻底的虚无,又无处发泄,于是选择放纵自己,用酒精与性不停地来填充自己,在颓废上越走越远,无法自拔。直到那一天,她遇上了找上门的侄女艾达。

旺 达的身上,信仰的冲突已经有了表达,而整个国家的信仰危机正是通过旺达与艾达身上表现出来,构成了影片深沉的主题之一。已经有过共产主义信仰的旺达,发展 到了信仰破产的地步,而从小就加诸身上的犹太教又回不去。但当旺达看到本是犹太人的艾达,却笃信天主教,于是内心充满了鄙夷与不屑,以至于处处对艾达进行 嘲讽。但艾达的纯洁与天真,又感染了旺达,于是她尽力去帮助艾达,带着艾达去寻找艾达父母的遗骨。当这一义务一旦完成,旺达就感到了彻底的虚无,终于在一 个普通的日子,选择从楼上一跃而下。

对于艾达来说,从修道院里去出来,去看望她的姨妈,从原来对自己身世的一无所知,到突然发现自己是一 名犹太人,进而得知自己的父母是二战前后在大屠杀中被杀的人。作为子女的孝顺,促使着她想要找到父母死去的真相,并找到父母的尸骨,进行安葬,好让的在天 之灵能够得到安息。进而,在旺达的协助下,一路找寻。并在这个过程中,见识到了姨妈的放纵,同时认识了那个乐队的帅帅的萨克斯乐手。此身即红尘,艾达终于 跟着旺达的脚步,选择放纵了一次,在真正皈依到天主教之前,真切地体验到了红尘中的放纵与快乐。高跟鞋、口红、长裙、舞蹈、做爱,一番体验,使艾达再去皈 依时也多了一份果敢,少了一份遗憾。这是电影宗教主题表达的一种方式。

还要知道,在社会主义的统治之下,自由的宗教信仰是很难的,原因你 懂得。因为波兰原本就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人口中95%的信仰天主教,即便是社会主义者占了统治地位,也没有敢于完全断绝民民众的宗教信仰。但是, 天主教与共产主义之间的信仰冲突,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困扰着像旺达这样的人。而对于艾达来说,更多了一份犹太教、天主教之间的冲突。艾达加上旺达,两 个各自的信仰加一起,就反映出了那个时代波兰国家的信仰危机感。这构成了电影深层矛盾的另外一极,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极。

但艾达父母的死亡 事件,又构成了另外一层主题。那就是二战创伤及犹太大屠杀的问题。尽管犹太人在波兰诸多人口中只占少数,但总数也达350万人,在二战的犹太人种族大屠杀 之下,90% 的波兰裔犹太人被杀害,只有1/12的人逃亡,留在本地并最终活下来的犹太人只有7万人左右。要知道,二战期间屠杀犹太人最多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就位 于波兰境内。而且,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屠杀犹太人的并非全都是纳粹党,还有相当多的法国人及波兰人做了帮凶。《修女艾达》中呈现的,杀死艾达父母的凶 手,就并非纳粹党人,而是波兰的本地人,他们不仅杀害了艾达的父母,还霸占了他们的房子。这也是《修女艾达》的卓越之中,它没有简单讲历史的罪恶推到纳粹 的身上,而是直白地表达出了眼下懦弱不堪的波兰农民,当初就是杀害犹太人的凶手,将波兰民族的伤疤直接表现了出来。所谓的种族大屠杀,更接近于波兰人的内 耗,在战争面前,没有人是干净的。

犹太人大屠杀、民族的劣根性、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共产主义的破产、信仰的危机,交织在 了一起,共同构成了《修女艾达》深邃的电影主题。但这一切,在表现上有不是那的明显,而是用导演特别的电影美学,超凡脱俗的美学风格将整部电影拍摄的看起 来波澜不惊,没有打的冲突,一切看起来都平平静静,只有在细细品味起来,才觉得所有的镜头都不平静,而且对历史的伤口毫不掩饰的揭示,也让人看起来多了许 多的深思。这样的片子,真的非常难得。有点像《烈日灼人》,也很像 《伤心奶水》,这两部片都已经成为经典了,相信《修女艾达》也将会是的。

修女艾达Ida(2013)

又名:修女伊德(港) / 依达的抉择(台) / 修女伊达 / 艾达

上映日期:2013-10-13(伦敦电影节) / 2013-10-25(波兰)片长:80分钟

主演: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阿伽塔·库莱沙 大卫·奥格尼克 杰吉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编剧: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Pawel Pawlikowski/丽贝卡·伦科维茨 Rebecca Lenkiewicz

修女艾达的影评

威廉
威廉 • 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