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I'm not thinking.
We're off to Gdansk to do some gigs, wanna come? Ever been to the seaside?
I haven't been anywhere.
Come along then, you'll listen to us play, we'll walk on the beach.
And then?
Then we'll buy a dog, get married, have children, get a house.
And then?
The usual, life.
— Transcript from Ida
文 | 崔洋
喜欢看遮幅电影,似是以最简洁的方式倒逼电影艺术内涵的提升,是视觉审美的“受戒”。并非画面占银幕的比例代表多高的认识水平,不是说宽幅电影就不是好电影,也不是说画幅越小就越有艺术追求。盘子小,味道没法用“量”给你,就是小,有人也敢喧宾夺主地留白。
欣赏它,眼睛里没那么多杂染,能在演员的眼里看到自己,安静的听见她的心跳。我们的心跳共鸣,不是共鸣饭后的饱嗝,不是共鸣时代下的渺小。就像我总和孩子们说,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就是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对艺术灵魂的再赋予。而源于生活的艺术,又是怎样高于生活的,这就要看我们的活法,不止听别人的说法。
好电影的标准从来都由个人体悟而分门别类,对我而言,《艾达》具备了我对一部艺术电影的所有向往。她的放下不是“一件无情绪的毛衣,谁冷便给谁”。你痒的地方它一个都没搔到,它也没去搔,它“不作为”,“不作为”的很有力量。
前段时间我刚讲完《捕蛇者说》、《卖柑者言》,关于欣赏这部电影,我也把当时学这两篇文章的主题拿来用,“通过学习借喻、隐喻的文学表达手法,我们能通过电影主题本身,乃至拍摄手法的每个细节,解读出哪些更深层次的含义?”结果能“懂”的都“懂”了,但“懂”的也都只是些能用脑子“懂”的东西,相比于强调理性思考的学习,如何欣赏一门艺术,需要另一个角度。
上周六我讲这部电影讲了一上午,不太像讲课,像捧着一件家里单传的宝贝把玩,不舍得撒手。
带着学生去“解读”一件艺术品,这句话,这个行为,从某种程度讲,就是对感觉系统的障碍。抱着解读的知见,真正意义上的欣赏难以达成,想看纸的原色,拿手里的几根彩笔涂抹,相去甚远而已。我们能体尝到的多半是认识的,遇到不认识的,那些标签贴不上去的,就是所谓的“不懂”。读书写字看电影,要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懂”,看剧情简介就行。专不专业也好,讲故事的手段高不高级也好,若看电影不光是为了把情节剖析的筋骨俱碎,不光是为了解读每一帧的画面,每一幕的镜头,那又是为了什么?
有些电影,你看到它,就像此生第一次看电影,从前的经验不好使,宝贵的“无知”出来了。放下对叙事的评判,放下对“语言”的揣摩,放下对“颜色”的认同,"闭上眼"看拍摄手法,"捂住耳”听演员无声的表达,用放松下来的生命本身去触碰。我想,视电影为独立存在的生命状态,不用情节的整体抹杀每一瞬间的鲜活,这不仅是欣赏电影,这是和电影一起从人生中觉醒。
Ida在电影里问她世间的投影,问她轮回中的依恋,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有首歌唱到:
非得等到自己也开始感觉累了
累了 却忘了出口是哪扇门
谁能教我该如何变残忍
残忍 却是开始那刻说得还不够狠
开始反问,就是在繁华久远的不自知中觉醒。
真诚推荐这部电影。
注:
歌词来源 Hello Nico乐队 《熟悉的荒凉 - 接下来如何》

修女艾达Ida(2013)

又名:修女伊德(港) / 依达的抉择(台) / 修女伊达 / 艾达

上映日期:2013-10-13(伦敦电影节) / 2013-10-25(波兰)片长:80分钟

主演: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阿伽塔·库莱沙 大卫·奥格尼克 杰吉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编剧: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Pawel Pawlikowski/丽贝卡·伦科维茨 Rebecca Lenkiewicz

修女艾达的影评

威廉
威廉 • 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