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主演: 阿伽塔·库莱沙 / 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从黑白映像到令人难忘的晦涩的映像,《修女艾达》从影片的开始便宣告了自己在艺术品位的追求。电影在艺术层面上的表达是这部电影的目标所在,电影的成功也没有辜负导演的良苦用心,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光环或许可以说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回报。而且不能不说能借北京电影节展映的机会在电影院欣赏到本片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如此的欧洲艺术电影太少能有机会坐在黑漆漆的电影院中观看了。
《看电影》杂志曾评价本片是一部“可以让你跪舔起摄影的电影,不论是构图,还是光线,本片的摄影几乎做到了极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瑕疵”。的确,本片的画面太扎眼了,导演通过影像所传达出内容甚至超过了故事本身,而语言、对白也在电影中成为陪衬的元素,有些观众甚至在观影的过程中会觉得这个故事平淡。看这样的电影与看好莱坞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情绪上的起伏是很深沉而厚重的循序渐进,缺乏戏剧化的大起大伏和煽情是欧洲电影一贯的风格,而在看似平稳的叙事中欧洲电影所追求的是人类最终极问题的答案。从这样一部仅仅80分钟的电影来看或许无法解决什么生命的问题,导演在故事结尾时似乎也没有妄下结论,仅仅是将镜头定格在艾达回归的路途上,镜头随着艾达的步伐起伏不定,观众也知道这似乎也是电影理所应当的结尾,套用有些俗套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看这部电影无法回避的便是厚重的历史感,黑白映像的处理或许也正是出于导演想最大限度的呈现出历史的凝重,二战后的伤痛是欧洲社会对战争和人性反思的一大主题,这是一个社会层面上的裂痕,不仅在电影背景所处的那个时期,甚至时至今日这道伤疤还未能完全愈合。所以本片导演帕夫利科夫斯基从一个犹太修女的角度入手直面了这个异常尖锐的问题,起初似乎是在有意的刺痛人们的伤疤,但通篇看下来导演或许是要愈合这道疤痕,而最好的治愈方式或许就是往这个伤口上撒盐。毕竟已经时过境迁,所以故事中没有那种撕心裂肺般的咆哮,而是用一种最大限度的隐忍含着眼泪咬着嘴唇来呻吟,导演用沉默来态度来处理人们对犹太人的态度,并用结尾处的长镜头来表现艾达对宗教的思索,这部电影始终没有离开人性与宗教的命题,而社会世俗与宗教超脱的二选一最终也没有真正的答案。
所以《修女艾达》其故事本身的寻找属性自然而然的渗透到了影片的核心,这是一部寻寻觅觅的电影,公路片的形式让本片看起来多了几分的漂泊,其实故事所承载的还是一种沧桑与茫然,即便是导演将所有的情感都巧妙的转化成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不可回避的历史也成为了观众理解本片的一个小障碍,波兰这个对中国观众不甚了解的国度所背负的民族伤痕其实需要一些常识才能更好的理解本片,尤其是战争的阴影对这个社会的创伤可能我们无法很深刻的体会,好在随着影片的进行观众至少是可以接受电影的背景设置。
《修女艾达》这部电影用艾达与旺达这两个人物的宏观的勾画出了两种极端的社会状态,如果说艾达本身是一种清高的超脱的话,旺达则是自暴自弃的世俗态度,导演很巧妙的将两个人联系到一起,而且更为巧妙的是两者本身并无激烈冲突,却显示出最为尖锐的社会矛盾,仿佛只有你死我活的结局才能解决这个矛盾,所以旺达的纵身一跃虽然突然却不突兀,导演用生与死的界限来诠释了两种态度的差别,两个人在互相的渗透中反省了自身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影响就在潜移默化之中,而且两者所背负的大环境是不能视而不见的,艾达的宗教背景旺达的政治背景导演在影片中多次点到也隐喻了宗教与政治的矛盾冲突。
这部短小精干的电影所涵盖了太多的主题,在细腻画面感之下导演充满勇气的抛出了问题,而最终的答案则必须细细的体会。

修女艾达Ida(2013)

又名:修女伊德(港) / 依达的抉择(台) / 修女伊达 / 艾达

上映日期:2013-10-13(伦敦电影节) / 2013-10-25(波兰)片长:80分钟

主演: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阿伽塔·库莱沙 大卫·奥格尼克 杰吉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编剧: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Pawel Pawlikowski/丽贝卡·伦科维茨 Rebecca Lenkiewicz

修女艾达的影评

威廉
威廉 • 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