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本人以“flity”为昵称账号首发于“旅法师营地”网站,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于1月5日上映的《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Wars:TheLastJedi),作为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引进的第一部好莱坞大片,其票房成绩可谓差强人意,这部世界级IP似乎在中国又一次遇冷。同期上映的《前任3:再见前任》(豆瓣评分5.7)尽管在口碑上不如《星战8》(豆瓣评分7.2),但在票房成绩上却呈现碾压的优势。同时,本作口碑两极分化严重,部分老粉丝表示不能接受,一些新粉丝则充满热情。

《星战8》与《前任3》的票房对比

关于为什么星战电影在我国火不起来,以及《星战8》在票房上为什么会被《前任3》碾压的讨论,在网络上已有很多。在这里笔者并不想谈论这些问题,我发现很少有人从视听角度和主题思想来分析评价这部商业电影,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我们该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本作呢?下面我将从镜头语言、主题思想与角色塑造等方面来聊聊这部颠覆过去的星战电影。

本片导演

《星战8》由莱恩·约翰逊担任编剧和导演,这是他影视生涯的第4部电影长篇。2005年其处女座《追凶》一举夺得当年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之后他又相继指导了电影《布鲁姆兄弟》(2008)、《环形使者》(2012)以及众所周知的经典美剧《绝命毒师》(第三季)。毫无疑问,十余年的拍摄经历练就了他不俗的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

①正反打镜头:

正反打镜头是指一种摄影模式,镜头根据人物对话的逻辑在他们之间切换。通俗来说,在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候,镜头对人物进行互相切换。正反打镜头细分为内反打和外反打,内反打不拍到另一个人,即主观镜头,外反打则是可以拍到另一个人的部分。

在电影开场处就有一处内反打镜头,这是一段来自反抗军指挥官波·达默龙与第一秩序赫克斯将军之间的对话,波驾着一架轻型战斗机直挺挺的拦在一艘巨型无畏舰前,面对咄咄逼人的将军,波假装听不到声音,捉弄了他,为反抗军的撤退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内反打镜头

内反打的构图主要为单人形象,在内容上更注重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这一处内反打镜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盛气凌人但反应呆板的反派,以及一位狡诈可爱,又勇猛无畏,甚至有些冲动的指挥官形象。

第一秩序攻击主舰使反抗军将军莱娅公主受伤后,女中尉霍尔多接管了舰船,这是一位主张撤退、保留实力的领导,而波则更倾向于你死我亡的殊死一搏。波质问霍尔多面对紧追不舍的秩序军有什么良策,而霍尔多指出,因为波冲动的指挥,轰炸机舰队全军覆没,在当前这种意气用事是万万不可的。

外反打镜头

此处的外反打主要为过肩视角的头部特写,拍摄女中尉时为仰视镜头,拍摄波则是俯视镜头,表现了两人关系的对立,以及此时波在指挥权和话语权上均处于劣势。

在后续的剧情中,两人之间还有一场对峙。反抗军燃料即将耗尽,眼看就要被秩序军追上,波闯入指挥室再一次质问女中尉,为什么不透露计划,在得知她打算通过弃船,掩护众人前往临近星球时,波爆发了,他认为这是一道愚蠢且没有后路的命令。

俯仰视角的置换

与上一组对话镜头相比,此处的正反打镜头由之前的脸部特写,转为中景的人物半身镜头,同时两人视线的仰俯关系也产生调换,由之前的男仰视女,变为现在的女仰视男,暗示着话语权的转移,为之后波“抢夺”指挥权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和剧情基础。

②布景与构图:

卢克与雷伊在神祠中对话的镜头,体现了导演在布景与构图的用心。

布景与构图

第一个镜头中(上图)的卢克位于画面偏左的位置,背景中向周围发散延伸的木枝,以及卢克面色的阴郁凝重,渲染出他此刻内心的不安,暗示了其黑化的状态。与第二个镜头(下图)的雷伊相比则更为明显,雷伊位于画面的中心,在右侧的洞口有大片明亮白色,这样的黑白对比,暗示了两人心态的不同。

③镜头剪辑:

镜头叠化

在这一组镜头的剪辑中,导演运用了叠化的剪辑方式,在卢克焦急的询问雷伊汉·索罗身在何处后,杀死父亲汉·索罗的凯洛·伦(原名:本·索罗)的脸逐渐重叠在卢克的脸上。这种叠化的剪辑技巧,表现了明显的空间转换,由卢克藏身地到第一秩序的军舰,同时也强调了几位人物之间的关联性。

镜头的淡出

在这一组镜头的剪辑中,我们可以看到凯洛·伦捏紧拳头,画面逐渐明亮,在手心中出现的虫洞和飞船,渐渐覆盖了画面。这种淡出的剪辑镜头表明了空间的转换,给观众完整的段落感,同时也暗示了反抗军接下来的命运——落网。

④多重对照、映射:

由上述正反打镜头的技巧可以看出电影中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对照、映射在电影中还有很多。每部电影里都有其重复的形式,这些重复的部分与电影中某些时刻会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影响电影观感。

映射关系

为了摧毁敌军舰船上的追踪器,芬恩(黑人男配)和罗斯(亚裔女配)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在找寻解码大师的同时,他们还拯救了被奴役的人民和某种类似马的生物,他们骑着”马“躲避了当地“警察”的追捕。在最后的决战时,芬恩和罗斯又一同驾驶单支架的陆行飞船(类似马),这两段相似的场景形成一定的对照,为两人的感情做了一定的铺垫。

这种对照和映射在剧情上有更多的体现,下面我们聊聊本作的主题剧情。


主题思想:

上面提到《星战8》的编剧、导演均为莱恩·约翰逊,出人意料的反转、黑色写实是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最明显的风格。毫无疑问,他将这种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了这部老IP中。反类型、反传统是本片的一大特征,相比于以往美国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本篇更多的聚焦于集体与民族。

反类型、反传统: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交响乐《StarWarsMainTitle》,静谧的群星背景前一段段黄色字幕飘过,又一部星战电影登上银幕了。这种星战一贯传统的片头,似乎也影响了电影开场。无论是几个样板戏般的人物半身像,还是反派赫克斯将军的“恶狠狠”的灭敌宣言,亦或是波充满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单骑”迎战无畏号战舰,都让人感到浓浓的陈旧枯燥,用营地作者花枭老师的话来说,“开局那场星际大战,老套得我想起身走人。”

神似样板戏的人物中景

但随后的剧情便迎来了第一次反转,在波个人英雄主义的指挥下,反抗军虽然摧毁了敌方一艘无畏级战舰,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轰炸机舰队的全军覆没,而这些牺牲并没有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导演将星际战争的残酷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短短十几秒内一艘艘战舰被击落,数不清的将士葬身太空,当最后一艘轰炸舰上的飞行员献出生命,成功的将无畏号引爆时,背景响起悲壮的大号乐器声,将军莱娅公主看着惨重的舰队伤亡紧锁眉头。通过刻画星际战争的无情残酷,电影的主题也从个人英雄主义上升到了家国存亡、命运抗争的高度,这是近年来上演的超级英雄电影与部分娱乐性质浓厚的商业电影所不能匹及的。

轰炸机舰队的全军覆没;献身;悲伤的莱娅

接下来,导演将电影分为三条主线,穿插描述并通过几处精妙的镜头剪辑联系在一起。关于镜头剪辑前面已经提到,下面主要谈谈主线剧情

本作虽然名为《最后的绝地武士》(TheLastJedi),但故事主线其实为反抗军逃离秩序军追捕的过程,同时穿插两条分线,分别讲述了雷伊拜师与芬恩求助。这三条线均有打破传统之处,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剧情:

霍尔多中尉与波理念、身份的冲突与对峙,是主线剧情的一大亮点,这种冲突对立的关系,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慢慢发生了变化直至互换。通过两次冲突时,我们知道霍尔多中尉的领导理念是保存希望火种,收集全部资源供大家撤退,而波则更愿意与秩序军决一死战。身为指挥官的波习惯了战场的厮杀,他不成功便成仁的理念显得很孤注一掷,而霍尔多中尉则更多的为反抗军的希望延续做考虑。两人激进与保守的态度,随着霍尔多中尉的献身而发生置换。眼看反抗军乘坐的救生舱被敌军一个个击落,好似一束束象征希望的火花被熄灭,霍尔多中尉驾驶着舰船撞向敌舰,像一道利箭刺穿了敌方,爆炸产生的光芒划过宇宙,背景音也消失不见,整个影院鸦雀无声。保守沉稳的霍尔多中尉,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选择了如波一般,拼死一搏,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反抗军的希望之火。这种剧情的设定,人物的对立与置换,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身着浅紫色长裙,有着一头深紫色卷发的霍尔多中尉,可能是全片最浪漫的角色了。

撞击

主线剧情的最大反转出现在影片的末尾。当卢克收起光剑,带着略微“戏谑”的微笑看着凯洛·伦的时候,凯洛明显被激怒了,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看着卢克收起武器,他甚至觉得这次决斗胜券在握。然而,当他怒嚎着挥舞光剑拦腰斩过卢克时,无论是他还是观众,都惊呆了。卢克并没有被拦腰斩断,凯洛伦用光剑穿过卢克的身体,画面切换至卢克盘腿悬在悬崖边上的巨石,原来与凯洛·伦决战的并不是卢克本人,而是他的远程投影!用21世纪地球人的话来说,凯洛伦在两军阵前,玩了半天VR游戏。这种情节的反转是好是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导演在反转前已给了足够多的暗示,比如先前出现的尤达大师的原力英灵;卢克与莱娅交谈时眼神的特写;凯洛伦下令集火卢克,但卢克却丝毫未损;凯洛伦与卢克决斗时,卢克一直在防守,并没有进攻,两人的光剑也没有发生碰撞。这些镜头信息都为这最后的反转做足了铺垫与暗示。

“vr”

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否定与对集体主义的肯定:

从开场轰炸舰队的全军覆灭,影片就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一般娱乐性质商业电影的主题深度。静谧的宇宙中上演着你死我亡的厮杀,正反双方的实力不对等更凸显了战争的残酷,电影中随处可见的爆炸、坠机都在时刻提醒观众,这是这是一场牵扯无数人的战争、一场星际量级的战争、一场意识形态间的战争。与此相比,近年来一些超级英雄电影或特工电影中,仅仅围绕着正反方几人之间的对抗仿如儿戏,着重描写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注定没有星际战争的宏伟壮阔。

波这种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在影片开头便被否定,因其盲目指挥导致损失惨重,莱娅给予了他降职处分。之后波与霍尔多中尉的两次矛盾冲突,可以归纳为个人英雄主义下殊死一搏,和深虑广大群众存亡的集体主义的冲突。前面提到在第二次冲突后,波与霍尔多中尉身份、理念出现了置换,霍尔多中尉如英雄般牺牲自我,为大部队的撤离提供了时间,而在影片末尾,波与十几名士兵一同抵抗敌军,并率领众人逃出生天的故事情节,反应了波由个人英雄主义向集体主义的过渡,暗示了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领袖。

波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还延续了去年上映的《星战外传:侠盗一号》的创作主题:在残酷的战争中并不存在什么主角光环,有的只是你死我亡的厮杀与牺牲,小人物们虽然没有多么杰出的贡献,但正因为有成千上万个“小人物”的献身,才会迎来胜利的希望。这一创作主题成为了本作的情感基调,也可以视为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否定。同时,反抗军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外星生物,以及担任了重要的角色的三色人种(白人男女主,黑人男二,华裔女二),体现了一种多民族的胸襟,这在一般的商业电影中并不常见。

成长与改变:

如果说影片明线为集体主义的胜利,又或者是民主打败了专制,那么暗线则是剧中几位主要角色的成长与改变。

且不说卢克这一形象,与过去老电影中的“卢克”相比,有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很多老粉丝正是因为本作颠覆了卢克以往的形象,而觉得难以接受。单说在本片中,前后部分卢克的性格、行为方式便截然相反。

不近人情、古板枯燥,内心隐喻不安是前半部分,卢克所体现出来的最大特征。他一边反复说着不会离开岛屿去拯救反抗军,一边极度自我否认,认为自己不配成为雷伊的师傅。在他第一次讲述凯洛·伦的故事时,卢克隐瞒了是因为自己一晃而过的恶意,导致凯洛·伦误会,从而走入黑暗原力。

那一晚

而在影片中段,通过精神交流,凯洛·伦向雷伊讲述道,是卢克畏惧自己力量的强大,从而动了杀心。当雷伊质问卢克时,他终于敞开心扉,坦白当晚的真相:深夜潜入房内的卢克,发现凯洛·伦原力的黑暗面已经太过强大,就在一瞬间,他拔出光剑想要永绝后患,这个可怕的想法像影子般稍纵即逝,就在他为自己感到羞愧时,被原力惊醒的凯洛·伦一扭头就发现,师傅手持光剑一脸狰狞的站在背后。就这样,本·索罗感到自己被师傅背叛,被第一秩序首脑史诺克诱导成为了反派凯洛·伦,而卢克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懊悔中。

调皮的尤达大师

在随后的剧情中,尤达大师的英灵将一束天雷射向神祠,替想要和过去告别,但又犹豫不决的卢克作出最后一步的抉择。

尤达:“天行者,依然好高骛远,从不注意当下?你确实失去了本·索罗,我们不能失去雷伊。“
卢克:“我无法成为她需要的样子。”
尤达:“你没注意我的话吗?传授你所学到的力量、技巧,而且还要有弱点、愚蠢,以及失败,最重要的失败,失败是最佳的导师!卢克,我们是他们茁壮成长的榜样,那才是大师真正的重担”

毫无疑问,对雷伊的坦白是卢克对自己的又一次反省和认知,而尤达大师这一番话也进一步点醒了他,从这里开始,卢克的性格与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由开始的阴郁沉闷,转为结尾与凯洛·伦决战时的无畏、坦诚、豁达。

阴郁一扫而光

本片中另一个丰满立体的形象就是反抗军的指挥官波·达默龙了,关于他的改变,前面已经谈到,这里就不再赘述。女主雷伊、男主凯洛·伦在本片中的形象塑造并不出色,下面我们来谈谈本片的缺点不足。


角色塑造存在缺陷:

女主:

影史上以女性作为主角的系列商业电影并不多见,比较著名的女性角色有:《异形》系列的蕾普莉(西格妮·韦弗饰)、《杀死比尔》系列的新娘(乌玛·瑟曼),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生化危机》系列的爱丽丝(米拉·乔沃维奇)等等。大多数人希望能在银幕上看到更多的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我们希望在这个男权为主的社会,银幕中的女性能展现更多魅力,承担更多、更主要的剧情。很明显,虽然新系列以女性作为主角,但对女主雷伊的塑造并不成功,而这种失败在剧本和选角都有体现。

影评中雷伊的身世存在两种说法

在本作的剧情方面,雷伊起到间接改变两个男人的作用。雷伊先是改变了卢克,拜师学艺、质问真相刺激卢克自我反省,并成功使他找回自我、真理;接着她尝试改变凯洛·伦,希望能唤醒他内心的光明、善意,然而并没有成功,凯洛·伦在杀死Boss史诺克后,接替了他。那么对雷伊自身的塑造呢?本片对雷伊的身世作出进一步的解答,当她向原力询问自己的父母是谁时,原力给出她自身的影子,而在于凯洛·伦的对战时,凯洛·伦又确切的称她父母皆是平民。很显然,本作依旧没有给出雷伊身份的最终答案,这不由的使一些观众这样揣测编剧的用意——先看看大家是怎么猜的,根据风评来确定雷伊的身份。对于这种猜测我们不能给予赞同,但这也反应了部分观众对用一部半电影的篇幅,勾起观众对雷伊身世的好奇,却又不给出真正答案的剧情感到不满。

同时值得吐槽的是,相比于其他几位主要角色,女主的演技也乏味可陈。在大部分情节中,女主都面无表情或是一副茫然脸,而这些并不是因为剧本的限制,从而导致她演技不能得到足够的发挥。

“迷茫“

在这一幕中,当卢克询问她汉·索罗在哪的时候,一旁的楚巴卡(长毛星人)低头凝思,而本该表现哀伤的雷伊,此刻却一脸迷茫。(这样的演技缺失在影片中有更多的体现,碍于篇幅这里就不在更多的举例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探索。)


反派:

相比于《星战7》的初次登场,凯洛·伦的形象也稍微丰满了,当然我并不是在描述他上半身肌肉,在前作中他还是呆头呆脑的青年,在本作中虽然他依旧是一个呆头呆脑的肌肉青年,但好歹影片展现了他的过去、展现了他的成长。纵观两部电影中对他的形象的塑造,这一丝的进步并不能让人觉得欣慰。相比于旧系列经典反派达斯·维达,凯洛·伦显得太过稚嫩,这种稚嫩在影片的末尾体现的尤为严重。

“丰满”

同样,第一秩序前最高领袖史诺克这一形象的塑造也太过羸弱。很难想象,本作中因轻易信任凯洛·伦,而被KO的史诺克,是那个前作中冷酷沉着,体型高大的巨人。而赫克斯将军可能是这三个反派中,最有头脑的一位,起码在看到凯洛·伦倒地时,他动了杀心。

大反派史诺克;小反派赫克斯


剧情略有瑕疵:

作为商业电影,本片在剧情主题方面已接近完美,毕竟一部商业电影采取三线叙事,还能叙述的较为完整,已属不易(相比于《正义联盟》,《云图》,《木星上行》等)。以下剧情上的小瑕疵,各位友好谈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反类型不彻底:反类型、反传统是本作的一大亮点,但本片正反派强烈冲突时的高潮(通俗点来说也就是boss战)却显得有些平庸。下属的背叛、正反派联手,这样的剧情并没有让观众感到出乎意料。

分线剧情不完整:这里的剧情主要指芬恩线中,假“解码大师”的剧情,这位很像布拉德皮特的角色,在与芬恩谈论战争中谋取不义之财是否正义后,转眼就卖了他们。然而,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条线的出现和消失都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高潮持续时间过长,剧情过饱和:从凯洛·伦和雷伊同仇敌忾开始,电影就开始向高潮推进,特别是霍尔多中尉撞击敌舰时的几秒无声镜头,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将电影节奏推向高潮。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导演又陆续插入芬恩和敌军的solo战、女二罗斯“美女”救英雄等剧情,观众还没有从那惊世骇俗的一吻中回过神来,卢克又立马登场开始和凯洛·伦展开solo。在短短的30分钟内剧情跌宕起伏,观众在到达到剧情的高潮后,就这么一直被迫high着high着(什么样子自行脑补)。在片尾安排如此密集的高潮点,除了让观众感到“爽过头”之外,并没有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emmmm


结语:

在《洛杉矶时报》在采访波的饰演者——奥斯卡·伊萨克时,他谈了谈对导演莱恩以及《星战8》的看法。

“莱恩一定会寻找到之前系列中从未做过的事情。探索不同的事情非常有趣,而且之前从未预想过这些会在星球大战系列中发生。在某些方面感觉我们像在做一部独立电影。很多情节感觉自己参与其中,这种感受和经历很特别也很有趣。虽然星球大战系列已经非常广阔多样了,但绝对可以期待莱恩·约翰逊探索到在此前系列中不曾看见的角落。”

毫无疑问,莱恩确实“不走寻常路”,无论是相对于星战老六部曲,还是重启后的第一作(星战7),《星战8》都更像是导演个人风格浓郁的独立电影。相比于《星战7》对旧系列的近乎照搬,本作的许多人物、设定都与过去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这也是很多星战老粉丝不喜欢本作的原因之一。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变化呢?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改编是合理而且必须的。一个系列想要持续不断的焕发生机,必然不能一味的守旧、故步自封。所谓破而后立,莱恩导演在保留部分原作精神内涵的同时,为重启后的星战系列注入了更多新鲜的内容,为之后的作品开辟了新的方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更何况,尽管在人物塑造与剧情完整度方面略有瑕疵,但作为商业电影,导演在镜头语言和主题思想等方面都给足了惊喜和诚意。对于这样优秀的商业电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批评它呢?

本文大纲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2017)

又名:星球大战:最后绝地武士(港) / 星球大战8 / 星战8 / Star Wars: Episode VIII

上映日期:2018-01-05(中国大陆) / 2017-12-15(美国)片长:152分钟

主演:马克·哈米尔 凯丽·费雪 黛西·雷德利 亚当·德赖弗 约翰· 

导演:莱恩·约翰逊 编剧:莱恩·约翰逊 Rian Johnson/乔治·卢卡斯 George Lucas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