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5年日本和国民党和谈,为了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
1945年5月,太平洋战场最后一役——"冲绳战役“再过两个月都要结束了,日本这会儿海军也差不多扑街了,有兵也运不回去。
2、苏军解放东北那么快,东北关东军布防情报是关键
但更关键的还是参战苏军实力雄厚,加上有800多辆坦克的近卫坦克第6军,能通过戈壁沙漠和兴安岭山地,快速突到后方。类似英法窝在马奇若防线上,德军直接绕道从阿登森林突破。然后就是主播说的关东军战前精锐师团不断抽调到关内、太平洋战场,这会儿的关东军战力和战前无法相提并论。
3、石原莞尔设想,九一八后日本不再全面清华,先消化东北
日本占了东北就慢慢移民消化,不再进军关内。二战爆发后再像一战一样吃战争红利,混到二战结束,美苏对峙,充当东亚抗苏桥头堡,如果偷摸研发核武器(我记得朝鲜有铀矿)那更是稳了。
但问题是日本和当时的德国一样,经济太扑街,不向外扩张转移矛盾,国内必然爆发革命。
4、我党暗杀华族贵胄
搞暗杀,应该是军统中统更喜欢这么搞。
5、日本北上、南下战略
由于“大洗洗运动”,1938年,苏联内务部驻远东全权代表留希科夫少将叛逃到东北关东军,日本人从他口中了解到了“大洗洗”的一些具体情况,觉得有机可乘,想试探一下远东苏军战力、军力虚实,遂引发张鼓峰、诺门坎事件,被打得一败涂地,“北上派”势头受挫。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远东地区迅速进行战争动员,到珍珠港事变时兵力已经增长到134万,加上关内国共的坚持抗战也牵制了陆军大量兵力,能用于北上的兵力不够多,所以在太平洋战争前日本无力进攻苏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那就更没有能力了。
南下的好处是可以切断英美对华援助,海陆可以配合作战。1940年下半年至1941年上半年,德意在欧洲北非势如破竹,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欧洲自顾不暇。西伯利亚不怎么产粮食、蔬菜,石油、煤矿和木材等资源也没有大规模开发。相反,东南亚物产丰富,战略资源多,比较容易以战养战。美、英、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等地区的军力、战力也不如日本。
1940年,美国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要在5、6年内将美国作战舰队的规模扩大70%。等到美国海军完成扩编,日本就彻底没机会了(打痛美国,逼美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