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为什么王朔亲自执导的电影《爸爸》当初为何不能公映,想当年我也算是王朔王老师的饭屎,看了他的大部分小说也看了不少改编自他作品的电影,于是便伸长脖子等着看他自个折腾的电影是什么样,到了最后却发现成了一场空头梦。后来听说影片《爸爸》在瑞士的洛加诺电影节还拿了奖,不过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如今的世道要比以前要开明许多了,一直在地下混的第六代也被允许浮出水面吐气了。于是在借着影片中男主角冯小刚的大名,作为王朔作品的这部电影也终于以碟片的面目问世了。当初冯小刚是跟着王老师混,现如今王老师也得沾点冯导的光了,也算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将这部若干年以前的电影放置于现在来看,早已失去了那种原先所期盼的惊喜。虽说这部影片王朔挂名为总导演,但实际在电影行业中冯小刚的经验还是更为丰富的,冯小刚在整部影片仍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日后我们在冯小刚贺岁片中常见的手段。本片是冯小刚唯一充当男主角的影片,虽说在他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中冯小刚也曾出演角色,但是绝对没有在本片中这样的绝对地位。

我先前看过这部影片的原著《我是你爸爸》,这部长篇小说应该是王朔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在当时也颇受赞誉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朔一贯将轻松调侃与沉重的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在嘻笑怒骂间将社会各色现状端上台面讽刺批判一番。小说中的主人公马林生是一个书店员工,而在影片中的身份被换成了工会主席,这与影片中对“官僚味”的冷幽默有很大关系。王朔并不客气地在马林生的身上刻画出在一个时代中鲜明的小职员形象,懦弱、空虚、骄傲、理想主义的典型形象。马林生在生活中一无是处,在单位或者社会上大都表现的唯唯喏喏,而一方面又想自己儿子面前保持住父权的地位,但同样显得力不从心。

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于是作为父亲的马林生希望通过一种“民主平等”的方式消除自己与儿子马车之间的代沟,但是马林生却使角色产生了错位,到最后父亲与儿子固有的关系也变得支离破碎,父亲不象父亲而儿子也不象儿子,代沟并没有消除,他依然不能进入儿子的世界中,最后令他自己陷入到更糟糕的现状。

电影与小说有一定的改动,但基本上王朔还是保持了原作的风味,只不过在冯小刚的影响下,影片较之原作加入了一些笑料,并且在某些部分更加夸张了一些。王朔作品的魅力来自于丰富机敏的语言,而电影并不能单靠语言,所以冯小刚在表演马林生这个人物时,他运用了更为夸张的肢体来表演这个人物。影片整体上看起来显得有些荒诞,甚至有些脱离现实,也透露出王朔这个反传统者的作风。基本上我还是认可冯小刚的表演,相比较这位父亲儿子马车却显得没有什么鲜明的个性,演员除了表现梗以外毫无让我留下深刻映象的地方。其实在书中的马锐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角色,但到了电影中却几乎成了马林生一个人的舞台,马车反而显得无足轻重起来。徐帆饰演的齐怀远倒是颇有些亮色,很接近原作中的那个市井妇女,务实显主动的个性。而她在洞房时那段《贵妃醉酒》而后又一次被冯小刚挪到了后来的《甲方乙方》中。

由此可见,《爸爸》中可以看作冯小刚日后作品的一次预演,王朔在维持住作品的风貌时冯小刚却在本片作着一些尝试。那些“官僚味”的幽默在日后也成为冯小刚电影作品的一种风格特征,象那篇悼词、那份检查,以及那些在特殊环境下所产生的喜剧效果的台词。包括那出精神病院的桥段在冯小刚的《大腕》中也重复运用过,只不过影片《爸爸》毕竟不是冯小刚的作品,一切还是要围绕王朔的小说开展,因此不能做到完全冯小刚化。其实真正到了后来冯小刚自己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切都可以更不靠谱的夸张,就拿《甲方乙方》而言,小说原本的思考被弱化,幽默和煸情被大量运作和添加,极大地迎合了广大群众的口味。冯小刚在自己对市场口味驾轻就熟之后,已不再改编,而开始按自己的意思来打造全新的电影作品。其实冯小刚的确是个能抓住市场口味的聪明人,我年少时就曾被他改编的《遭遇激情》煽出眼泪来。

说句实话,影片的运镜风格很象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甚至也让我都感觉到张元的一些风格。其实也无关紧要,影片的画面相当朴素,在用光方面颇为讲究,总体而言奔着艺术风格而去。但如我先前所说的,这部影片的到来实在太迟了,将所有应该的惊喜都丧失怡尽,如果在当时上映的话还能引来更多关注的话,而现在看来却显得有些陈旧。


文:眉间尺

我是你爸爸(2000)

又名:冤家父子 / Father / Papa / I am Your Father

上映日期:2000-08-11(洛迦诺电影节)片长:94分钟

主演:冯小刚 胡小培 徐帆 刘蓓 

导演:王朔 编剧:王朔 Shuo Wang/冯小刚 Xiaogang Feng

我是你爸爸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