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前依旧大概看了看douban上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论,然后知道自己即将写下来的评论要成为极少数派了,因为以下文字不是夸这部片子的,而是挑毛病的。

下面开始正文:

比起时下一些大成本投入、摄制团队精良却很不招观众待见的大片,《马背上的法庭》这部影片在观众接受的这个方面做得是是很成功的,题材、主题都选的好。在少数民族散落居住的偏远山区,基层法院工作者无私奉献,贡献宝贵青春、贡献个人生活、以至最后以献出生命为代价的办案、为当地人民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事迹没有什么可能不让我们感动。并且即使是影片中,稍受争议的情节——冯法官总是自掏腰包去解决那些闹上法庭的鸡零狗碎的问题,也决非不可信。

但是,稍微仔细想一下整个电影各个段落的表现,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影片主题的”真善美”并不能“相抵”掉创作者在表达整部影片的主题时,在电影语言方面的缺陷。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马背上的法庭》这部影片本身叙述的脉络是很清晰的,就是以刚毕业上岗的大学生阿洛的视角引领观众关注着两条线路——一条是冯法官办案(即菜坛子、猪拱罐罐山、离婚等);另一片子条则是冯法官和杨阿姨到最后也没有说开来的并肩工作多年产生的感情。情感诉求自然也就是第一小节已经说过的,歌颂基层执法人员无私奉献。而我认为的缺陷,也集中表现在影片的主角冯法官身上——刚才就说过了,不是人物行为不真实,我相信基层一定有这样的好人,但是作为一部电影表现一个人物、安排情节,我就会认为这部片子的很多地方,冯法官“用嘴说出了”太多“直奔中心思想”的对白。

例如在关于表现因为执法工作冯法官和杨阿姨无私奉献这一情节中:
从影片一开始三人组出发向老乡借马这个段落,冯法官责怪阿洛绑行李时挡住了马背上的国徽,和随即阿洛偷偷给老乡塞钱时被冯法官看到后教育说“你以后还给不给?你以后还要走多少年?你给的起吗?”这样的质问这两个情节,就直接告诉我们两件事——冯法官下乡执法多年、对国徽极为敬重。
之后经过阿洛晕车、冯法官第一次长脚落崖的地方洒酒、冯法官熟悉的唱起的少数民族民歌等一闪而过的情节又直接告诉我们——山高路长,路途艰险。
等到村寨里开始办案后晚间休息的时刻,冯法官又在通过和阿洛的闲聊让我们知道了,杨阿姨因为工作耽误了自己年轻时恋爱、结婚的人生大事;冯法官虽然每次掏腰包的时候都说自己女儿在丽江做买卖其实他的妻女早把他“开除”了。

上述这些全都是用“说”的。

而表现冯警官对国徽的珍视以及表达自己执法工作对这些少数民族公民的意义,也全都是用说的——年轻气盛的阿洛一犯错误,冯法官一批评教育他,我们就知道了;当国徽被盗马贼丢到草海里去了,村民问冯法官是“金的银的?”冯法官立刻说“像你们的神像一样重要”

上述这些也全是用“说”的。

其实电影之所以叫电影,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尽量用影象,用视觉传达给我们信息、情感的表达方式。而这种“直接表达中心”的对白泛滥的结果就是——尽管如此一来我们一定不会弄错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这些对白无疑也大大削弱了影象本身和演员的表演的力量。那么具体到《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说得刻薄一点,就成了一部闭上眼睛光听对白也可以听明白的“英雄劳模报告”。而由此追究下去,这部影片中大量出现的表现少数民族地区风土民俗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的篇幅和那个意在表现冯法官厚道、实在的人物形象,也就显得并不是那么没有。。。正如DOUBAN上其他朋友说的“没有野心”了——影片中几乎是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公民,和“以人为本”的冯法官,的确是国外观影人和国内政府所喜欢看到的。也就说说《马背上的法庭》其实是在刻意的、没有(能)掩饰的投其所好,是有据可依——也或许,主创人员真的没有企图那些,何况就算有可意企图也是其实也无可厚非,只是正如我前文所表述、论证,这样的直奔主题的对白,真的不好。

因为这就象我们上小学时写的作文,开头点题,结尾扣题,中间三五句话切一次题,主人公一做好事被发现了准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可我知道,你小学毕业以后,再也没这么写过文章,对吗?

但是,当然,《马背上的法庭》有关正义、善良、厚道的初衷,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去看的——虽然正如我的题目所说,真拍成“可以听的报告”了。

马背上的法庭(2006)

又名:Courthouse on Horseback

上映日期:2006-09-06(中国大陆)片长:101分钟

主演:李保田 吕聿来 杨亚宁 

导演:刘杰 编剧:杨亚宁/王力扶 Lifu Wang

马背上的法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