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8-31

零零后:追逐自我,梦想启航

《零零后》是一部少见的真实记录孩子成长的纪录片,导演张同道用平凡朴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了池亦洋和柔柔两位主人公从幼儿园起到中学阶段12年的成长点滴。一部好的影片,有两点最吸引人:1.视觉上的运镜、拍摄、表演非常精彩,剪辑效果颇为震撼。2.内核上的讲述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引人思考。《零零后》可以说把这两点都占据了,既有形式上的新意,打破了纪录片惯常的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回忆、关联将不同时空串联起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结构,又有内核上的教育与成长轨迹,流露出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使观众能轻易走入他们的生活,并对比自己或孩子的状态。
创作层面上,影片纵向追踪12年,将两个孩子从5岁拍到17岁,通过各类镜头坚持着这两个样本的完整性,体现出团队的匠人精神。除了部分运用特效改变容貌的影片,我们很难在一部片中看到人物真实年龄的改变。我们会去想,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顽皮的孩子怎么变成一个有责任的青年人?一个受欺负的小姑娘是否可以变得足够坚强?片中诸多细节,将孩子成长中的种种因素相关联,使观众得已通过自己的经验与情感形成对零零后教育的认知。
零零后生于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时代,他们没有经历过60年代的饥荒,70年代的动荡,80年代的改革,90年代的成长式发展,而是直接跨入新世纪,在一个更加广阔、包容、多元化的社会舞台上做选择。影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了两位主人公在12年之中的一些重要成长时刻。
观影过程中,甚至有点酸地生起羡慕来——他们的条件机会将我这个90远远甩在了身后。从幼儿园起,两位主人公就接触到了实验性质的、个性化的教育。正如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如何修剪、照料,也不能长成别朵花的样貌。零零后的孩子,身处在经济、文化、思想更加兼容并包的时代,每个人的个性也得以彰显和放大。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似乎天生就不惧怕权威,有了与所谓的权威——老师平等对话的想法与勇气。男主人公池亦洋的幼儿园时期,起初调皮捣蛋、盛气凌人,成为共同“讨伐”的对象。他不害怕老师,不相信规则,屡教屡犯。女主人公柔柔由于保持自己的小个性,被集体排斥、欺负。或许放在集体“放羊”的年代,他们可能会挨打、被忽视,但他们的幸运之处在于,教育环境并非简单粗暴。园所中的老师,肯于逐渐发现孩子,用爱和陪伴让他们健康地绽放。我们很多人很可能在长大后将幼儿园的人和事忘得一干二净,然而片中两名主人公却与幼儿园联系得一点不少。使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当年的大李老师对着成长后的孩子感慨道,当时你不合群,你走到哪我就跟到哪,连续跟了三个月。不得不说,这样的陪伴,叫人怎能够不感动,不羡慕!
对于成年前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教育几乎都是最为重要的。影片还不时地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片中的父母很大程度上愿意尊重孩子意见,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教育分歧。例如柔柔的学校里,学习的内容很丰富,孩子很快乐。当然快乐只是过程中的形式,在教育的关键时期,怎样才是对孩子好?成绩还是兴趣?什么样的教育才适合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上生存?焦虑的零零后父母们,很容易发生教育攀比现象,跟风而行,不落人后。然而,孩子们只需要成绩就可以吗?社会上的生存并非考试答题,不一定行之有效。但不注重成绩显然很难行得通。那么,需要注重哪些方面的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教育?包括池亦洋,这样一个怀有英雄梦的孩子王,要泯灭自己的个性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如何寻找?如何界定成功?两位主人公目前均未成年,以后的日子还有很长,成长中也会随时有转折点,有更好的发展契机。目前来看,两个孩子都一口流利的英语,有多种多样拿得出手的特长,我们是否可以判定,他们现在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的成功与否,每个人会有不同看法,也等待时间检验。影片最重要的是为我们开辟了这样一种思考的视角,以供大家细细琢磨。
影片通过记录孩子的日常的方式,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孩子的视角,与孩子共同思考成长中面临的选择问题。正因为人生不能重来,这样的观影视角显得弥足珍贵,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比较有个人特色的孩子,但他们似乎并未携带主角光环,很多时候就像我们身边的孩子一样,既有难以逾越的不足和困惑,也有着自己的别具一格的高光时刻。这时,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就成了孩子们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命题。调皮捣蛋、霸道不服输的池亦洋,以及偏科、容易受人欺负的柔柔,如何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能否通过选择使自己闪闪发光,能否活成自己喜欢的自己,这些问题均需要通过观影来细细品味,和片中的他们共同思考。
影片剪辑得详略相间,主线之中也有一些相关侧面,丰富人物的内涵,为观众传达了多个教育契机的引子。导演在这些方面呈现得非常客观真实,避免过多的引导性,以便大家有更多空间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镜头的表现是一大亮点,例如片幼时敬礼和成年后敬礼的蒙太奇组合,通过镜头快速切换营造出的戏剧效果,为纪录片的情绪渲染带来强烈的效果。
片中对准的是两位零零后,但不是唯一的零零后。窥一点可知大概,不可知全貌。零零后不是千千万的零零后,而是导演所观察到的零零后。如果零零后如《人生七年》等投资巨大,那影片就变成人物群像类型的,虽可以更客观地展现群体趋势,但也失去了个体纵向成长中的选择和转折维度。《零零后》着重刻画了两位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涉及到了影响他们成长的诸多因素。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似乎比较遥远,他们能玩橄榄球,能出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成长路上也有着和你们相似的困扰,例如学习成绩落后、遇到数学就发懵、英语阅读磕磕巴巴,考学无望,也有着在绝境中去寻找新可能的决心。某种程度来看,两个孩子的经历也只是影片呈现出的结果,促成这些经历的原因渗透入两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的互动,以及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自己的选择。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还有不少家庭没有条件和机会具有着和片中孩子一样的选择空间,但是整体来看,经济状况、思想层次都比以前变得更好了,从多年前的贫困、闭塞逐渐过渡至今,已能够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影片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影片将不同时期拍摄孩子的素材剪到一起,12年来累积200多小时的视频素材压缩成89分钟,失去了一定的连贯性,导致某些镜头和其他的镜头衔接得不够顺畅。另一个方面是,片子没有完全平衡好叙事节奏和真实内容。和导演的前作《小人国》相比,本片的叙事节奏有飞跃性提高,这依赖于非线性叙事及巧妙呼应镜头的运用。但这同时也不利于观众连续性地伴随主人公去细品成长过程中的选择和变化,削弱了片中人物的真实、感人之处,容易减少观众的共鸣感。
观影过后,深切感到,两位主人公是带有时代特色的一批新生力量。他们的是充满希望的,这种感受给了家长、老师及所有教育者们以美好的愿景。本片告诉我们,零零后乃至接下来的一零后、二零后,他们何以能够撑起未来的一片天!

零零后(2019)

又名:China's Post-00s

上映日期:2019-09-03(中国大陆)片长:89分钟

主演:池亦洋 王思柔 

导演:张同道 

零零后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