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出影片的政治寓意,只能代入自己对于亲情的感受,谈一个孩子的理解。

这部电影有许多绝妙的处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以孩子的角度拍摄父亲,像极了我们记忆中的父亲:似乎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父亲,拼凑不出完整的他,对父亲有太多未知未解。
影片的叙事十分冷静写实,没有旁白。一天早晨,离家十二年的父亲忽然归来,父母没有解释,孩子们心中疑惑也没有发问,一家人安静又古怪地吃早饭。
就像现实中某一类家庭,孩子通常只是接受安排,但不知道原因。或许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说了也不明白;但家庭中那些没有说明的,后来都成为无形的阻碍。
对于孩子来说,“不知道当年为什么把我放在奶奶家/不知道当时因为什么我被打得很惨……”不知道除了在我们面前的父母是怎样的,不知道完整的故事背景,是导致我们对小时候某些事情耿耿于怀的原因之一;在家排的治疗中,总是强调看到完整的事实,我们才能解开心结。
可惜父母一向难有这种“解释”的自觉,后来孩子也学会了对父母“隐瞒”,双方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没有对彼此真实人格的了解,也缺少深度的感情沟通。
我认为这不是年纪导致的代沟,只是我们都无法突破“父母”与“孩子”的身份悬差。
似乎父母理应高于孩子,而且是时刻高于孩子,一旦孩子问了难以回答的问题挑战父母的威严,父母就会厉声斥责“问这么多干嘛!”;更不要说在孩子面前透露太多关于自己的其它信息,那样有损权威。
而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也忘了,父母除了是我们的父母,也是他们本人;我们很难放下对于理想父母的期待,一旦感到父母不如人意,愤怒便指向他们。

电影里,伊凡对于归来的父亲极度不服,孩子自己也没多想,为什么那么生气叛逆?
是因为这个父亲实在蛮横霸道难以沟通,还是因为过去十二年的缺席让人委屈悲伤,还是单纯要对抗一个试图控制自己的力量?我想在生活中,这些原因我们都会有。
我们会因为羞于直接表达悲伤委屈而表现出愤怒,也会对抗父亲,为了叛逆而叛逆;甭管父亲的教导是对是错,你那么凶地要求我,我就不乐意干。
而哥哥安德烈,代表我们对于父亲的另一种态度,遵从、渴求亲密。
哥哥的听话,甚至显得有些懦弱、失去自我;我们也能看到孩子对父亲的爱,更多的是一种崇拜信服的爱。
在父亲责打自己的时候,我猜安德烈是更责怪自己不守时,而不是愤恨父亲太严厉……
两种态度,没有正确错误,只不过是我们都会经历的心理历程。
我们都有过伟大父亲的形象,也有对这个形象的推翻;我们可能过度依赖父亲,也可能过度疏离父亲。
“父亲”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是必不可少的。父性的正性资源是力量、规矩、开拓、勇气;负性资源是控制、暴戾。
影片开头,伊凡没有胆量调下跳水台,而是在台子上颤抖不敢动,可以看出缺失父亲陪伴长大的孩子,也缺失了勇气;影片末尾,哥哥有条不紊的带领弟弟回家,从那一刻,他便开始体现了父亲一样的魄力,是个成熟、有能力继续生存的大人了。
我们所理想达到的成长,就是在这两种态度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在从父亲那里遗传的基因,和学到的教育上,发展自我。
我印象深刻的片段,还有伊凡拿望远镜窥探父亲时,画面局限而摇晃;如果我们能以一种历史的、记录的镜头去走近父亲,或许我们之间就不会那么沉默、那么多争吵,或许我们就能像最尽职的记者一样,采访完父亲这一段,带着感悟和美好的感情,再去继续自己的生活……

最后,
那个没被打开的箱子,随着父亲的尸体沉入大海,伊凡大声喊出了对父亲的呼唤。
父亲没给孩子留下更多东西,但给了他们生命、生活信念、生活经验——这就是人类代代相传的。
《完美的间谍》作者的父亲是一个职业骗徒,而他是一个出色的多重间谍,在80岁他仍然不敢打开母亲留下的关于父母的白箱子;
在他那本自传体小说里,男主的父亲离世,因为“弄不清父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男主横空消失写回忆录,当人生清理好,想起和父亲那个失落的诺言,男主自杀了。
在我们传承生命的过程中啊,如何才能稳妥而和谐的接好父母所赋予我们的,如何才能超越他们的边界走出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我们同父母的命题。
而将来,我们也将成为父母。
“我们看不到父母小时候,父母看不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尽量完整吧”

回归Возвращение(2003)

又名:爸不得爱你(港) / 归乡(台) / 真相 / 回家 / The Return / Vozvrashchenie

上映日期:2003-06-25片长:105分钟

主演:弗拉迪米尔·加林 伊万·杜布朗拉沃夫 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 编剧:弗拉基米尔·莫伊谢延科 Vladimir Moiseyenko/亚历山大·诺沃托斯基-瓦尔索夫 Aleksandr Novototskiy-Vlasov

回归的影评

叆叇
叆叇 •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