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逛短評區,好多人會把對這起真實事件的同情,直接轉換成對這部電影的好感。不禁納悶。
我覺得這是個好電影,但好的電影除了取材要新鮮震撼外,本身的藝術火侯也要有獨到處,直接類比,未免不佳。
這樁槍擊事件的爭議,至今還在持續討論(片尾有放上去年的哀悼式);至於《奧斯卡的一天》,只是在這個還沒有結論的當下,取出了事件本身,努力呈現導演想要中庸的觀點,換為電影的藝術能量。

本片取材自真人真事。在2009跨年之際,地鐵巡邏的警察開槍射死乘客奧斯卡,引發了巨大的社會震撼。
不過,作為電影軸射的全景,卻不是社會的反應,劇情僅僅只是還原了當事人奧斯卡死前二十四小時的所作所為。
如此中庸的切入觀點,顯然是導演刻意為之。

我對北美這事件很陌生,看完這片才開始作功課。
從槍擊案延伸的討論效應很強很廣。舉凡:種族歧視(奧斯卡是黑人)的動機?軍警執法過當的濫權?司法減刑的包庇與否?槍枝的正當性?舊金山社會底層的罪惡滋生?......似乎都避開於電影的觀點,至少是避開於焦點之外。
是不清楚嗎?不,絕不是。
Ryan Coogler選擇這在轟動一時的題材作為他當導演的出道處女作,要說沒有些藝術上的企圖,是說不大過去。
只能想成是,他不打算把這起事件,變成好似《失控的陪審團》(Runaway Jury)那樣的電影,將所有關於槍枝的爭議撻伐,都奠基在演員以滔滔不絕的辯證來呈現吧。
他拍出的東西,倒比較像是去年的北歐電影:《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31. august)。所有敘事的能量都放在主角一時的生活,將一個人平凡一天所能發生的寥寥數事細拍,然後讓觀眾自行去推理出這個人的一切。
我看的電影不多,不大清楚這種基調是否是有具體名稱,或是承襲某部名片的脈絡。
《奧斯卡的一天》大體上,應該是盡可能表現出「客觀」,以還原真相的姿態去呈現奧斯卡。(儘管任何觀點帶來的結果都是沒有客觀,只有盡可能的客觀)
不過導演選擇幾樁事件的剪接法,還是能聞到導演明顯誘導的指標針隱藏在情節骨幹中。
奧斯卡是個小伙子,優點平凡,缺點明顯,他因拉k與慣性遲到而丟了賣場的工作,跟家人的關係也變得緊張,但他想重來給自己一次機會。然後,沒有然後了,他在地鐵被警察誤解,一槍打死。

如果只是想還所謂原真相,只要拍電影最後二十分鐘的地鐵事件便足,關於奧斯卡白天下午的前戲大可不必。
但最後還是拍成了現在的呈品,可見得這是導演想呈現藝術觀點的匠心處。
前面一大段的奧斯卡生平看來相當沉悶;導演從事件切入人物性格的力道沉穩,短時間的幾句對白就能呈現奧斯卡情緒控管不佳的缺點,功夫犀利。
技巧雖好到不像新手,但劇情沒有任何懸念下,還是很無趣。
導演刻意不讓電影流入通俗的挑戰,不使濫情,立意很佳;沒有煽情,就略冒險。
不過,也有可能是導演覺得,開頭那一段真人真事的錄像,已經足夠釣人胃口,形成希區考克說的「椅子炸彈」,也說不定...?

開頭在現場以手機拍攝的影片,到現在還有千萬點閱率,不難想像當年流通多廣。
在這大網路時代,在歷史性的場合出現實況網站跟即時上傳再也不稀奇--這在才經歷服貿事件的台灣看來,還真是親切的事實阿。
用手拍畫面作為電影的開頭,效果等同字幕打上真人真事改編,亦或大特寫報紙頭條,成了帶給觀眾真實性的手法。
只是導演太強調這段錄像的重要,電影中製造了好幾段有些突兀的巧合,才讓這段錄像的出現合理化。
所以,電影中,拍下這段的白人女性剛巧是白天奧斯卡認識的顧客,在地鐵中慫恿奧斯卡一夥幹架的惡棍恰好是奧斯卡在苦牢時的死對頭。巧上有巧,放在有點刻意日常的生活中,未免太希臘悲劇了些。
為了那個監獄惡棍的戲,導演還被迫植入了一段奧母探監回憶畫面,時間不長,卻破壞了電影限縮在二十四小時的限制,破壞了全片工整,有些可惜。

總結來說,我看這電影的官點選擇,實在是太刻意,幾乎接近蠻幹了。導演如此努力讓自己不要偏頗,反而讓我看前半段看的不溫不火,有種前面或後面可以擇一砍掉,另成一片的感覺......

弗鲁特韦尔车站Fruitvale Station(2013)

又名:公义终站(港) / 奥斯卡的一天(台) / 弗鲁特维尔车站 / 弗鲁特韦尔 / 水果谷 / Fruitvale

上映日期:2013-01-19(圣丹斯电影节) / 2013-05-16(戛纳电影节) / 2013-07-12(美国)片长:85分钟

主演:迈克尔·B·乔丹 梅罗妮·迪亚兹 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凯文· 

导演:瑞恩·库格勒 编剧:瑞恩·库格勒 Ryan Coogler

弗鲁特韦尔车站的影评

64
64 • 火车站
孤狼
孤狼 •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