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了亲缘关系的大爱
我并没有看过原版,对这个故事的认知也一直停留在奶奶与孙女之间温情相处的小细节和亲情强大的感染力。所以是被这个电影的题材吸引而去,很好奇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会拍成什么样,于是昨天急急忙忙看到有点映场便急急忙忙买了两张票和同学一起去看了。
因为提前看了几支预告片,提前受到了情绪的渲染,从坐下的那一刻起,几乎是从头哭到尾。整个故事讲述的节奏特别好,不拖沓且剧情一环扣一环,中间也不失喜剧元素,被逗笑了几次。好的电影就像一本好的小说,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第一次感知到这句话。
亲情是世间最纯粹、最温暖、最动人的情感,这是一个关于“走失”与“找回”的故事,加在亲情上更加令人为这“失而复得”动容。或许是为了加深祖孙情的渲染,嘉怡的父母似乎始终都是消失的。奶奶执着寻找了十一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得偿所愿”与日夜苦苦思念的孙女相聚。她急切地渴望付出孙女缺失了十多年的爱,必然是倾尽全力弥补。将自己家祖祖辈辈的房子出租为了给嘉怡凑学画画的学费,不停地去找学校、找老师说情,克服自己怕海的恐惧陪嘉怡去海上祭奠嘉怡父亲...
看之前,我对这个电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只是叙述祖孙之间的亲情,再加上人贩子拐卖等等情节以抨击社会,一些陈词滥调的反复吟唱加上好演员的演绎,喜欢的题材加上出彩的演技,很大概率会让我喜欢这个电影。电影的前半段也证实了我这个想法,但回来的孙女不是嘉仪着实让我一惊。正是如此,这个走失多年的孙女重回家庭的故事又引出了另一个女孩和她家庭的故事。
一个长期生活在阴暗世界里的女孩,一个执着寻找的奶奶,两个人的相遇尽管一开始掺有谎言的因素,女孩被奶奶的爱感化看到了光。她那双充满阴霾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似乎格格不入,布满阴霾的双眼、不羁翘起的嘴角、看似张狂的语言,都是她在笨拙地保护自己。但就是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阴影里的女孩,被奶奶热忱、坚定的爱一点点填满,最后留下在天空的光辉下三人手拉手飞向灿烂的画作。
既然要极力地展现祖孙爱,消失的父母就不会出现,但嘉怡的父母也没有消失。在斯然的视角,嘉怡妈妈想办法将嘉怡接到自己身边,嘉仪爸爸也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才在海上遇难。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值得诟病的情感,纵使现在被讨论众多的“东亚父母”、“窒息家庭”等等的词语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并且被滥用,不可否认的是亲情中展现的那种纯粹、无私的爱是人与人之间其他关系不可替代的。
但我却在这部电影里却看到了超越亲情的爱。不止是奶奶最后接受了嘉怡去世的事实,原谅并承认了斯然,还有邻里之间的爱,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爱,女孩之间的爱护。影片里似乎除了那三个“坏人”,其他都是心中充满大爱的人,他们一个个地去找班级学生家长说情同意接纳嘉怡,他们会理解一个被拐卖女孩曾经遭受的苦难,他们同样理解斯然的身不由己,林静和斯然之间也是一个全新的互相救赎故事。这种情感的叙述应该是传统叙事最喜欢的主旋律——仁爱,由己推向亲缘关系再到世间万物。这个转折成功地把这种“爱”转化成了一种大爱,不论你是谁、来自哪里、该往何方去,我给你一束光,甚至倾尽我的所有给你整片阳光,让你灿烂地发着光,那个本该由你发出的光,迟到了这么多年的光。虽然奶奶刚开始无法接受,但那段录音带应该也是慢慢放下了,她们双方都得到了治愈。
影片里很多细节都让我不断回味。斯然补上了嘉仪未完成的画——蓝色的奶奶,奶奶就像蓝色一样明亮,属于天空也属于大海;斯然给奶奶涂防晒霜,就像奶奶记不清事后她们在院子里互相往对方脸上涂抹蓝色颜料;开头奶奶不停地寻找,结尾斯然也在不停地寻,两个人相同的行为首尾相连,互相奔赴,她们奔向的都是自己心中最灿烂的那束光。
最后借用奶奶那句话,“不要跟过去较劲,好好地生活!”,希望我们都能越过黑暗时刻,灿烂地生活!世间仍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