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冰风暴》,我觉得很不错,但也只是把它当作一部普通的讲中产家庭中年危机的电影,和《革命之路》以及Adrian Lynn拍的那一系列家庭伦理片差不多。看完李安自述的手记才发现原来对美国人有更深的意义。这是一部好电影的基本:看热闹也有,身在其中的人看门道。
李安从电影工业角度说,这部戏是个异类,通常好莱坞大联盟也会投拍文艺片(像今年的《海边的曼切斯特》),但预算在一千万以下,800万居多,最多不会超过1200万,这是完美的投资,既发扬艺术赚点名声也保住不会赔钱。但《冰风暴》花了一千八百万。最后投资人打掉牙齿和血吞的感觉:这部电影严重超支了,但它真的很不错,也没赔钱,但这笔钱如果投个爆米花电影会赚更多的。
李安说挺感激投资人的,整个团队都心怀感激,所以大家知道机会来之不易都很用心。回首自己的作品,李安说,我重看自己拍的电影,总能找出不少瑕疵,但这一部,是最少的,是最完美的一部。《冰风暴》上映时票房不佳,影评也很少(我觉得主要是不敢写吧),但后来录像带和电子租借率都很高。很多人看过这部电影。他说在伯克利试映时观众看完出来后懵了,被击中的感觉,答问卷时不回答好或者不好,绝对好评只有17%,调研机构还安慰李安说,不要紧,当时《钢琴课》的满意率只有13%。后来他又重新配乐剪辑十几次之多才上映。
我第一次看,觉得它的特别之处是大胆的拍出各个年龄的人对性的困惑:小孩子的好奇;青春期男孩儿女孩儿的兴奋与懵懂;中年的烦恼与枯燥。这部电影本身是个悲剧,在冰风暴来临之夜,大人们出去鬼混(当然也是解决自己婚姻中的问题),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看到了最美的闪电,风暴,在结冰的空气里被高压线电死了。挺让人伤感的,但李安解释说,最后的镜头,冰风暴过后,一家人在黎明聚集在一起,代表着家庭凝聚力的胜利,看得到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李安最擅长的就是家庭戏,他说,家庭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你总想离开,但又离不开,它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把你拉回来。而家庭是社会的分子,家庭的凝聚力比一切集体力量都大。
以上这些是每个观众都可以从电影里看到的信息,而美国观众,或者,某个特定时代的观众,能感受更多。
李安说,《冰风暴》是个年代剧(Period Drama)它着力表现了70代的美国:经历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越战失败,全面工业化。一方面经历革命的洗礼,“先进”的思想观念(性解放,自由,生命意义)对生活在保守的价值观里的美国人的冲击。正如小说里所写:空气中弥漫着背叛的味道,当人们开始熟悉白宫的录音系统时(指水门事件),社会上也开始弥漫一股不良风气。
一方面成年人对背叛跃跃欲试,另一方面传统道德的自责让他们放不开手脚,并不能从换妻游戏里得到享受。就连青少年都在最后一刻,爱慕的女孩儿喝的酩酊大靠在他身上时,选择把她放好睡觉,他自己搭末班车离开。这是生活在转折期的一代人,道德感仍压过自由和解放是社会主流的一代人(这也是尼克松下台的主因,他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替部下撒谎,但他基本的羞耻心道德感和整个社会对道德感的捍卫令他辞职),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在这种冲击里煎熬。还有一些更有意思的资料那个时代女性以家庭主妇为主,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但又被唤醒了女权开始有追求。人们普遍早婚早育,通常35岁孩子已经读中学,家庭妇女面对的是无事可做的危机。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电影技巧,房间的设置,色调和用光都有很多突破和创新,是更专业的人才能体会了。
李安对这部戏的准备早就开始了,中间接了个单,执导艾玛.汤普森写剧本的《理智与情感》,大获成功,让美国人对他刮目相看,到他真正开始做《冰风暴》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例如做年代资料研究,看了很多那个时期的艺术作品(绘画摄影),找到一个特点就是当时人们对话时眼神总是回避的,不会直视对方。就像他拍《理智与情感》时发现那个时期的英国绘画作品往往喜欢把小小的人放在大大的景里,寓情于景的表达,因此用了很多远镜,导致休.格兰特不满意(我这么帅演这么好你不给我特写!!)
以上内容大部分都是复述自《十年一觉电影梦》的《冰风暴》章节,这本书我第三次看了。比较了一下台版和国内人文社的版本,除了一个横排一个竖排之外,台版的插图更多一些(可能是买版权更多一些吧),文字内容是一样的。

冰风暴The Ice Storm(1997)

上映日期:1997-05-12(戛纳电影节) / 1997-11-26(美国) / 1998-03-11(法国)片长:112分钟

主演:凯文·克莱恩 琼·艾伦 西格妮·韦弗 亨利·科泽尼 托比·马 

导演:李安 编剧:詹姆斯·夏慕斯 James Schamus/里克·穆迪 Rick Moody

冰风暴的影评

初遇
初遇 •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