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就是一片漆黑,而黑暗中划亮第一根火柴,点亮第一束光明的,是年轻的润之先生。
第一集的开头给我的感觉十分接近高品质舞台剧的效果,昏黄的灯光下,拥挤的码头,鱼龙混杂的人群和若有所思的他们。
“这一停电,黑了,刚才吵得头痛的世界立马又安静的吓人”
“国人在黑暗里面待得太久了,他们恐惧黑暗,他们需要光啊......”
短短两集,多得是这样内涵丰富的深刻台词。
怀抱美女的军官前脚向美人炫着富、后脚就对前来乞讨的穷老百姓破口大骂
元气正足的少男少女们,围坐在一起因为《新青年》上自家先生的文章而激动不已
每一幕都是国情现状的细节铺垫,不漏声色又恰到好处。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相信民众只要被点着,必是闪电,必是烈火,必将荡涤黑暗!”
说出这些话的润之先生,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了这一切。
在出国的码头上,热血青年们看着陈独秀先生的文章而燃情躁动,称其为“吾辈之楷模”,而作为亲生儿子的陈延年,却在愤慨反驳,撕文泄气......这样的思想矛盾、思维碰撞,其实也是在影射当时的社会环境。
那个年代的人们,其实说来也单纯。
他们会为了自己心中坚守的信念而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醉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柴房痴读一整月,粽子蘸着墨汁吃进嘴里也觉得甚是甘甜
强大如先行者陈独秀,也会因为自己与儿子之间的父子矛盾而垂目
支持丈夫、支持革命的杨开慧,不仅从未埋怨过分毫,还用《国际歌》作为自己的结婚喜乐
在船上低调举行的中共一大,所有人一起哼唱着那首不会歌词的《国际歌》......
剧中一幕又一幕我们从前未曾了解过的历史细节,似乎把那个闪耀着红色光芒的年代,生动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一众年轻的面孔,将略显厚重的史实用一种极具青春感染力的方式表现出来,让我这个95后,也看的津津有味,一秒不忍错过,原来历史是如此引人入胜。
感谢这样一部有态度的品质好剧,让生于当代的我们,也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认认真真的品读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每一个细节都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