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百炼成钢》看到现在,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白求恩为中国革命献身”等等这些闻名历史的著名大事件之外,还有很多鲜少人知的历史故事细腻的展现出来,你可能知道冼星海的伟大贡献,但你知道写完《黄河大合唱》的他曾高兴到“土咖啡”也喝得津津有味吗?你可能知道英雄杨靖宇吃枯草棉絮坚持抗战的壮举,但你知道曾经的他是怎样“不打麻药做手术”从腿上生挖出一颗子弹的吗?这些先烈们奋战幕后的故事,其实也都同样精彩。
刚刚花费六天六夜谱完了四百多行《黄河大合唱》的冼星海,兴奋的冲出房间给妻子分享着完成后的喜悦,一时高兴连鞋都忘了穿,而此刻内心无比满足的他,喝着钱韵玲冲泡的“黄豆粉+红糖”也喝出了香醇咖啡的味道。
如果不是这样一部剧,谁能想到最早一版《黄河大合唱》里的“交响乐”音效竟然是用脸盆、大把的勺子、搪瓷缸子、玻璃瓶等各种贼接地气的物件敲击产生的效果!但是这些“硬件”的缺失丝毫不影响这首歌给万千共产党人、老百姓带来的鼓舞与激励——“一曲黄河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在混沌动荡的苏皖边界,老百姓们被土匪和国民党搞怕了,大门紧闭不敢开,也正是这一首“风在吼”唱开了老百姓们的心门。同样是军队,为什么群众态度区别会如此之大?这答案我想大概大家都懂。
还有“无麻药挖子弹”也未曾眨过眼,却终被奸人背叛所害的杨靖宇,临死之前还在认真抚摸着那本精神食粮《论持久战》。为了战争废寝忘食的左权,一心扑在工作上连自己的妻儿都无法好好陪伴照顾。左权牺牲的时候,女儿北北才两岁,当小姑娘说出“我都两岁了,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呀”的时候,那种心疼的感觉无法形容。
若不是这样一部剧,我不会知道原来新四军还曾经历过这样的“先破后立”,原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走上街头大派报纸,只为给新四军的兄弟们正名......
在这样一部剧里,我看到了之前所不了解的革命故事。相比于书本上简单直白的信息输出,这部《百炼成钢》里生动又极具色彩的故事讲述方式,对我来说格外有吸引力。看到现在越来越入迷了,不仅因为浓厚的革命氛围和激燃的情怀感,还因为鲜活而真实的体验感。其实有一说一,受剧集时长限制,有一些经典大场面没有机会去一笔一划的慢慢描写,但是用更多鲜活分支共同谱出的这首“战歌”,我个人甚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