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这首七律带着旋律最近一直盘旋在我的耳边,短短的56字囊括了“长征”时期的艰辛与坚毅。
几日前,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这部由毛卫宁导演执导的大型音乐咏史剧《百炼成钢》 ,由八个主题版块,八首经典曲目与特定年代、人物群像、党史事件融合,用独创的情景作为每个板块的衔接与过渡,多维呈现 ,绘成建党百年画卷。
上面这首带着旋律的七律就出自板块之一——《万里长征》,在高度还原的情景中以音乐剧的形式将音乐、真人以及影像相结合,带着观众在现实和历史来回穿梭,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并让观众尽可能的与历史、影片共情,像一部大型的沉浸式歌舞穿越剧。
《万里长征》在我们高中历史课本中曾经学到过,主要讲述了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在两年的时间里,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并取得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观看之前,我对于“万里长征”的了解很片面,之前仅存的记忆也是学生时代为了应试死记硬背记下来的。观看之后,我不仅了解到了很多之前我没听过的“长征”历史,而且还有几处令我印象深刻:
“1935年2月,红军四渡赤水之初,朱勇为了抢到川军一台钢板油印机不幸牺牲,但红军在后续的转移过程中,为保证大部队行进顺利,不得不丢掉辎重、装备、x光机以及朱勇用生命抢来的油印机。”…
那一刻看的我泪流满面,用鲜红的生命保住的油印机,到最后还是失去,那个年代流的血远不止于此,他们的艰难我们无法想象。
还有一处同样让我热泪盈眶,“红军二渡赤水,山坡之上、遵义城内、乌江河畔、娄山关中,敌军节节败退。在大雨中,毛主席登上山顶,豪迈地吟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那一刻,屏幕外的我好像被带回到了那段历史进程中,情感与思绪随着毛主席的一字一句,高低起伏着。与角色一起深受长征精神的感召,把这份信仰深埋于心,这段历史在记忆中也更立体,有了很强烈的画面感。
当然,我还在剧情中学到了一些新知识,比如‘三年莫食江中鱼,五年不饮江中水’的缘由: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此次战役后,红军减员近三分之二,在湘江转弯处的岳王塘,由于江水流速很缓,上游漂下的尸体很多都汇到这里,因此当地百姓中有了‘三年莫食江中鱼,五年不饮江中水’这个说法。”
“长征”剧情并不局限于信仰,也不再独捧历史英雄,而是从生活、从亲情、友情、战友情等来诠释在那段历史中信仰同样生活、需要情感的支撑,让观众代入感更强,让我们不自觉地就产生共鸣,代入到人物之中,共情他们当下的情感与立场。
与此同时,《万里长征》的拍摄与呈现同样打破了以往以史带人的叙事方法,以“年轻态”的艺术表达方式,把现代化艺术传播模式与历史环环相连,摒除了史剧以往的枯燥无味,用音乐、影像、真人演绎的形式最大程度还原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勇壮举与信念坚守的那段历史,演员从貌到神韵均尊重历史人物,将人物刻画的很饱满,以人见史、以歌咏史。让观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的追剧体验中,重温那段艰难岁月。
无论是从沉浸式的唯美画面、尊重历史且精致讲究的台词、还是到演员们的生动演绎与相关影像,都以其最佳状态让如今的百姓们在并不枯燥的观影中充分了解到历史的原貌,让我们对“长征”那段历史了解的更全面。
影片中的毛泽东由王雷扮演,这一次他从主席青年演到老年,即使对演技扎实的王雷来说,也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在剧中诠释“远离领导中心的毛主席一边部署我党与国名党在军事上硬碰硬的方针,一边安慰老农孩子们一定会带着胜利回来”的忧心与安慰两种情绪上,对于角色颇有自己的见解,呈现了角色身上更多样的性格和更丰富的情感。着实感受到了那份很难拿捏的领袖气质。
看着影片中饰演毛主席的王雷皱眉、转身等沉默却有力的思考着,不禁想起毛主席1958年对自己的诗词作注说:“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势有多么危,毛主席的心情有多么沉重。
但也恰恰是这两年“长征”的磨难和考验,使党和红军认清了形势,总结了经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万里长征》这个模块热血又震撼,按照预告,接下来的《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板块,还会讲到诸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进程,故事的复杂程度和各种名场面应该更胜于长征。很期待接下来的剧情,邀请大家和我一起看剧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