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标放看到20分钟,想起了第一个问题:从《我记得想当年》,《1900》,《木屐树》等等到前几年的《灿烂人生》,好像我喜欢的意大利导演都拍过至少一部这种时代变迁、群像史诗或自传性质的影片(我也搞不懂该叫什么……)。
实际上,因了这些史诗片的关系,我们已经对这部作品中上个世纪意大利的历史感到亲切。
可这是为什么呢?是意大利这个民族的多难造成了他们的历史感?我在小纸条上问。
无论如何,《巴阿里亚》的题材导致了该片的重量级。
所有的叙事作者,在解释自己的那一件作品中,总是动用最大的力量。王小波说的。
《巴阿里亚》也让我看到了这种力量。
这种力量拿捏的很从容,没有用力过大过猛。对比贝托鲁奇的《1900》。
这种力量也是好看的,更轻快更超脱。对比《我记得想当年》。
作品中散发出来的诗意,则更胜一筹。
巴阿里亚镇上的居民,好像就在影院门口外面生活着。日复一日。出了门,迎来一阵风,就想和他们打个招呼。
回老家时候,姥姥指着所有的房子讲他们每个人的故事。
都是一样的。
最后的结尾,人生如梦呀,弹指一挥间呀,记忆呀。
举重若轻,整个影片莫不如是。
又是一场电影的狂欢节。一扇奇异的门。
一直觉得老托的名声,“毁”在了“好看好玩”上。
也“毁”在了太透明,太天真,太不沉重,太平易近人,太容易让娱记和娱坪们觉得“好欺负”。
总为此不平,但想想,也真可笑,那有又什么关系呢?
这是有心则明的事情。








巴阿里亚Baarìa(2009)

又名:巴阿里亚:风之门 / 巴格里亚:风之门 / 巴格里亚 / Baarìa - La porta del vento / Baaria

上映日期:2009-09-25片长:150分钟

主演:马格蕾斯·梅德 雷欧·波瓦 安赫拉·莫利纳 恩里克·洛维索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编剧:Giuseppe Torna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