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第一次去香港,走的是水路,恰好路过那个断桥。远观它的时候,就觉得有种无限的苍凉感。不似青马大桥那样气势恢弘。那座桥本身的造型就那么单薄。在没有合拢之前,单薄之余多了数不尽的凄凉。与它左岸九龙的熙熙攘攘和右岸港岛上的灯火霓虹搭配在一起,是这么的不和谐,突兀的飘浮在维多利亚海湾的上空,像一个无法痊愈的伤口。

安非他命。在看完电影之后,才恍然大悟,就是冰毒,就是上了瘾戒不掉的毒。

可是看完了电影,我的心中更多的是压抑,是对混乱的叙事的费解。加之粗糙而单薄的剧本让我在开头的近一个小时之内始终与情节和演员的表演像磁铁同极相遇那样保持着很强的距离感。两个女人戏份的插入,更是让冗长而有些碎碎念的剧情变得支离破碎而不知所云。而影片后半段的情感转折又来的太过突然,粗粝的剧情转折甚至到影片的最后都让我停留在揣测KAFKA到底是因为失去母亲受了刺激还是因为跟Linda的关系让他突然间理智失控。而KAFKA为什么磕了那么久的药,为什么一直都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幻觉呢?而他最后那一段撕心裂肺的大哭大喊,由于没有前述剧情的铺述,更是显得让观众无法把握他内心感情发展的线索。

不能否认,导演力图用唯美的色调和画面,甚至演员大尺度和出位的演出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他做到了。比起同为香港导演洪荣杰的《无声风铃》,《安非他命》在画面和剪接上更胜一筹。尤其是KAFKA着天使翅膀纵身一跃的那一幕令人心头一颤。演员正面的全裸戏份更是赚足了同志和腐女的眼球。云翔甚至不惜把异性ML的场景穿插进来,而且不止一段。只是这样的剪辑和大尺度是构建在有些造作的剧情之上,反而显得唯美的有点矫情。其实从观众的视角来审视一部影片,画面和色彩的使用固然很重要,但是这些都是影片的外在表现形式。想想王家卫和杜可风那粗粝甚至野蛮的镜头,为何总能博得满堂喝彩呢?

同为香港新生代导演的代表,同为同志题材的电影。《安非他命》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和期待。而《无声风铃》则更像是导演在认认真真却又自言自语的在讲一个故事。同为香港新生代导演的代表。同为同志题材的电影。导演的风格都是那么相似,都把强烈的个人情绪混杂在光影之中,以至于叙事的过程都充斥着意识流似的支离破碎。导演个人情绪的混杂更让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朦胧而虚无的色彩。需要观众不断的揣测,不断的分析每一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而不是被剧情推着走,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感受故事本身的张力。这种被动式的剧情拆解,很容易就让观众与剧情本身剥离开来。而这无疑就成为了电影的一大败笔。

云翔似乎在和观众玩一个捉迷藏游戏。只是这个游戏的谜底在中场未到时就已让人猜到八成五。纵观全片,留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天使装的纵身一跃,那两句还算经典的对白:
”如果这桥接通了,我们也就通了”
”没有戒不掉的毒,只有戒不掉的爱”

安非他命(2010)

又名:Amphetamine

上映日期:2010-04-08(中国香港)片长:97分钟

主演:彭罡原 白梓轩 梁敏仪 苏梅 谭漍烨 方保罗 

导演:云翔 编剧:云翔 Scud

安非他命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