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部电影,争议很多。有人将之列为赤裸裸的色情片,有人则将之奉为同志电影的新经典。的确,这部电影够“赤裸”,也有很多值得诟病的片段。我个人倾向后一种观点:这部电影有思想,有突破。当然,在这里我给出的只是自己粗陋的想法,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安非他命》是一部同志电影,但不仅仅是拍给同志看的电影。在这类电影中间,它已经确乎凭借其卓尔不群的思想和令人惊艳的艺术水平而走得很远。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名字取得极好,“安非他命”固然是毒品Amphetamine的音译,而更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含义“难道不是他的命”,关于人生命运的深层探讨由此就可以窥见一斑了。电影开头处浮光水影里逐渐显现出的“Am he mine”,也以文字游戏的方式传达着电影中主人公对自己和生命的拷问。
不同于李安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以极具色彩和构图冲击的电影画面讲述一个凄美的同志爱情故事,《安非他命》用大量符号性元素的设计,心理解析式的镜头剪辑,把一个与命运抗争的男孩的悲剧故事彻头彻尾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的主人公卡夫卡名字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在电影中是主人公的武术教练给他取的。这个“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名字也注定了电影主人公在不断与命运抗争后必然的悲剧结局。
面对童年父亲的惨死,母亲的重病,哥哥的不争气,卡夫卡选择每天做多份兼职补贴家里的生活;听信了哥哥“冰毒可以治疗哮喘”的鬼话,他染上了毒瘾;为了不被欺负,他苦练武术……然而最终,无情的命运回报他的是一个个惊叹号。母亲最终去世,他的奋斗忽然间失去了一切意义;他见义勇为,却被几个歹徒强奸,留下严重的精神阴影;唯有安非他命可以使他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而最终,毒品的虚幻也导致了他的死亡。
卡夫卡是信命的。“如果好人就会上天堂,阿爸应该就在上面看着我们。”他相信上帝,家里摆着慈祥的圣母像,每天跪在那里或者吸毒看到母亲健康、父亲健在的假象,或者与女朋友在圣像下做爱享受一时的欢愉,上帝是那个他相信可以保证他在努力后有好结果的信仰。当Daniel爱上他而把他从深圳的看守所搭救出来后,他找到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上帝”。在卡夫卡心中,他爱Daniel,但他厌恶同性恋,时刻铭记着当年心里的伤疤;而面对着这样一位出身名门、家境优越的混血企业高管时,这个“上帝”一般的形象逼迫着卡夫卡努力去改变了自己的性取向迎合这位出现在生活中的“神”。
影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意象是那座一直在修,但迟迟没有联通的大桥。笔直的桥面相向延伸着,时时向观众传达着男性生殖器的隐喻和两位主人公之间迟迟没有真正联系起来的真挚感情这样一个事实。即使影片结尾处,在安非他命的作用下,卡夫卡与幻想中的Daniel一起奔向了大桥的连接处,结束了自己“辛苦的”生命,两个人依然没有真正“相通”。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电影的剪辑手法,运用了大量的短镜头闪现,让人想到《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1999)中暗示主角人格分裂的几次一帧长的似是而非的暗示镜头。但这些镜头出现的频率远超过了《搏击俱乐部》,将主人公难以回首的往事、与女友分手的现实、心理的挣扎赤裸裸的摆在观众面前。
这部电影是“赤裸”的,它所表达的思想也是赤裸裸的。赤裸裸的东西固然有其吸引力,也更能让人看着心碎,进而思考。电影里同志圈的生态是赤裸裸的,人生的悲剧也赤裸裸地展现在你未来的道路上,你将何去何从?你赤裸裸地来终将赤裸裸地去,这中间的辛苦你又该如何把握?
通过这种种电影手法和剧情设定,这部电影已经不仅仅在简单的讲一个悲剧的同性恋故事,而将视角更加广阔地投到整个人生和社会上。人需要理想作为寄托,人需要一生一次刻骨铭心的爱(这种爱当然不是简单的情爱,谁能说同志之间的爱就会比异性间的爱逊色),然而当这原来的理想自行破灭,当爱变为最终的理想,当往日的阴影遮蔽希望的阳光,人开始走进人生必然的悲剧。这种宿命论的观点或许消极,然而你能否认这样的人生吗?

【段落分析】
1、 两个主人公的两个梦
在电影的前后两段中两个主人公先后分别做了关于两人关系的梦,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卡夫卡的梦是卡夫卡因party迟到而答应陪Daniel过夜时做的,内容是Daniel企图在卡夫卡熟睡的时候与其发生关系,卡夫卡一怒之下将其从高楼窗户上扔下,自己也茫然地跳了下去。
这里要提一下两人的相遇的过程,卡夫卡看到Daniel时镜头闪现的是母亲说的“是不是观奇洋服”,那正是Daniel身上穿的,和后来送给他的衣服。可见,在卡夫卡看来,Daniel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财富和成功的符号,那是他努力奋斗的目标所在,而根本不存在同性恋的问题,而青年才俊Daniel则完全相反。所以,卡夫卡知道Daniel的想法,也知道自己的经历和性取向决定了自己不能和对方走到一起,于是他恐惧,他在尝试着接受这个神明的时候对未来恐惧。
Daniel的梦发生的背景是卡夫卡因为携带毒品被深圳警方扣留,其努力交涉疏通关系才帮他解围,在当晚,Daniel梦到自己被肤色深蓝如鬼魅般的卡夫卡缠绕不得脱身的场景而吓出一身冷汗。这是Daniel潜意识里对卡夫卡的认识,即对一个吸毒者的排斥,对自己被其束缚或者感染的强烈恐惧。这一点上可以看出,Daniel是个伪君子,他对卡夫卡的爱只是浅层面,或者说感官上的,最后他终于选择离开受伤的卡夫卡回到澳大利亚也出于这种深层的心灵恐惧和面对压力的无力。

2、 卡夫卡的态度转变
卡夫卡从厌恶同志身份到作出决定全身心地去爱Daniel的一段很值得分析一下。
卡夫卡独自一人来到一座常练武术的山顶,一个全景中,他面对山下的城市狠狠地喊了一嗓子;下一个镜头,他坐在一块巨石边陷入沉思,背后的背景显然是经过设计的,巨石上有“好事的游客”写下了“此一生慢慢长路,能找到情人知己”,这时的画外音是Daniel的话,“从我第一次见到你哭,我已决定一直留在你身边,不让任何人伤害你”,随后是卡夫卡欣慰的笑容和确定的点头。
之后的镜头是他骑着车来到一个环路口。这个镜头极有深意,或许就是要说,卡夫卡在这里做出了去爱Daniel的决定,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变化,随后,他骑车绕了一个弯,走掉了。而这时的背景,正是那座建设中的大桥,如何精心设计!
3、 卡夫卡之死
卡夫卡第一次自杀后甚至已经完全不再清醒,他逃出医院来到那座正在修建的大桥上,她的幻觉中出现了自己生命中的很多人,而他在追问的依然是我该不该爱他,最后当他的幻觉中出现Daniel,他选择与之共同跳过大桥。
这里的表现完全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大桥的通与不通只是一个客观现象,而最终为爱疯狂的卡夫卡已经懂得了用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爱,虽然被爱的人已经背叛时他必定会收获悲剧,但在与他自己,依然是幸福的。爱一个人,跟被爱的人,仿佛真的没什么关系。
当卡夫卡掉落桥下时,没有任何表现痛苦的镜头,桥底是雪白的南极冰川般的感觉,水中是一片纯粹的蓝色。卡夫卡一直向往天堂,他到的这个美妙的天地一定就是天堂了。在水底,卡夫卡与Daniel缠绵在一起,翩翩起舞。一个镜头也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仿佛《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中上帝创造亚当的情景,两人手指相触。这一情景又一次揭示了前面我说到的,Daniel就是卡夫卡心中现实版的上帝。或者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讲,反而是Daniel的出现,使得卡夫卡获得了新生,虽然代价是死亡,而他再也不用为了生活的压力而烦恼,走进了新的生命天地。

【与同类电影的比较】
将《安非他命》与同类电影比较,我能立即想到的,绝对是同志电影中的绝对经典,因此,也就多了一份难度。因为与以往的电影比起来,这部电影的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在剧本和剪辑上了。
1、 《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李安,2005)
《断背上》是那种虽然长达两个多小时但仍然可以让观众从头到尾全部回忆出来的电影。风景很美,演员也帅,Jack和Ennis从相遇到相爱,却迫于压力不得不成立各自的家庭,最终不得不以一人的死亡而成全这份刻骨的爱恋,成全的同时,也是灭亡。
“李安并不羞于谈性,实际上这对爱人间的激情令人震惊……这个关于爱的故事表达出了人性中的一些本质的东西,既自然灼痛又优美细腻。”
相比之,《安非他命》的画面效果不如后者,故事没有后者优美感人,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这样一个让人纠结的故事,让观众学着自己去思考同性恋这样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话题,思考自己的人生。电影中的故事不再与自己无关,因为它关于生计,关于信仰,关于选择。
2、 《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Jonathan Demme,1993)
很喜欢《费城故事》虽然只看过一次。那种娓娓道来的味道让人逐渐被感动着。在故事进行过程中,正义、亲情、同性恋、爱滋、平等的话题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时代电影。
与之相比,《安非他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这样的效果:对同志圈生态的反思。这是一个缺乏关注,缺乏正义和规则的社会存在体,外界的人不知道里面,里面的人不屑于回到外面或者无力面对外界。“围城”般的同志圈在这部电影里有了根深一步地介绍。
而在技术层面上,作为90后的年轻人,我可能更倾向于《安非他命》生动轻快的剪辑方式,把过去、将来、内心、外在一一表达,复杂而信息量更符合当下的要求。

【几点批判性的看法】
不可否认,在技术上,这个电影有很多地方是粗糙的;在剧本上,有的段落的确值得商榷。
电影里设置了两位男主人公每人的女友,一个毅然离开,一个藕断丝连,对表达电影主题的确有帮助。但前后两段限制级镜头拍的实在不敢恭维。如果说前一段在说卡夫卡生活中仅有的几种快乐来源似乎可有可无;后一段导致卡夫卡内心Daniel上帝形象完全垮塌也似乎稍显牵强。并且,突兀地加进这类内容的确狗血,更不用说拍得完全谈不上美感。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几处段落的失败处理导致观众严重出戏。一点在于演员的表演,扮演卡夫卡女友梅的女演员演技本身就欠点火候,跟不用说在戏里突兀地使用普通话,仿佛与全戏格格不入;第二处是粗制滥造的特效制作水平,仿佛初学者做出来的PS水平,完全不像一部现代电影;第三处是道具的问题,影片的前面背景交代的很清楚,“雷曼兄弟破产”,今天的事,但在深圳被抓那一段,众多深圳公安身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制服,让观众瞬间穿越,不知所云。等等。
综上,这部电影整体叙事流畅,细腻地拍出了无常人生的跌宕起伏,虽然充满了强烈的宿命感,主题沉重,同时镜头的运动和取景极有艺术气息和专业化倾向,是一部值得推荐的艺术片。

安非他命(2010)

又名:Amphetamine

上映日期:2010-04-08(中国香港)片长:97分钟

主演:彭罡原 白梓轩 梁敏仪 苏梅 谭漍烨 方保罗 

导演:云翔 编剧:云翔 Scud

安非他命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