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认真又很持续完整的去写点什么。
徐峥不一样,我觉得我看徐峥的第二个阶段来了。可能也是我的第二个阶段。
在2016年的时候,我可能会离开上海,去某地当老师,但是最后还是留在了上海,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一个记忆点。一个当时做的一个重大的决定的记忆点。
那年也正好在看徐峥的《港囧》。他厌倦了平庸生活里和胸罩事业打交道,心里还有艺术梦想,觉得自己的天赋是用来画画的,惦记着大学初恋情人。在开满向日葵梵高的国度和女神共度一生,追到了女神杨伊,谈恋爱以后,希望可以和她比翼双飞,徉徜在艺术世界里,去更高的学府深造,但由于自身画画造诣不高,所以也未能保送。接下来,就自然而然分道扬镳。
我记得专门聊过这个电影。因为考虑过做编剧。
当时我觉得他想表达的是“中年焦虑”。他给人的感觉,是因为生活被迫“退而求其次”,但其实是“主动选择了相对较好”。
他画不出什么的。那个时候的徐来,根本就没有那个可能。
而《爱情神话》里的白老师看似淡定,从容,安逸很多了,一个典型的上海男人,而且还是个妈宝。懦弱,没有“个人主义”剧情里,似乎也不再讲中年危机了,几乎弱化了。当然,白老师还是在画画,他不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了,他觉得自己是杂家,就那种沉沉浮浮,知道名分高低之后,安逸的做着老师,条件自然不错,有两套房租,离异单身,会做饭,会过日子,一面怀着平庸对日子的欣然接受,一面骨子里的文艺和精神对李老师一见钟情,并且又回到了“少年时代”的忧愁,还一句话拆三句,诗性大发。
终究是意难平的角色,只是没有了徐来的那种鲁莽,被生活磨皮的大叔,小心翼翼的试探和靠近,这是成年成熟的大多数。
白老师这次不是主角,主角是突然离开的老乌。老白说是男主,更像个引子和旁观者,经由他的眼睛串起这些人的生活。每次饭局都像文艺沙龙,饮食男女在杯盘碗碟间舒缓了神经。而老乌,才是整部片子裡最拒绝成长的人。他一生活在那一晚,对方是否是索菲亚罗兰又有什麽重要呢?这就是爱情的神话。轻轻松松的一个人物,但这种人才是真寂寞,真话假话,掺合着一起说了,你永远不知道他是认真的还是假装的,至死是少年说的是老乌,他是神话。
但我还是很喜欢徐峥。或许是因为他的狼狈,和他的胆怯。或者说,克制,,,,终于明白了人生的某种难以企及。
没有人的梦想是“生活”,最多会有人梦想和心爱的人一起生活。
白老师安于教画画,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造诣已经这样了,但他还向往爱情。
毕竟杜拉斯也说过,爱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艺术不可能的,爱有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