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观影不多,印象深刻的还是《爱情神话》。
白老师是个离异多年的小学美术老师,有宽敞的老房子,有刚成年的儿子,有端庄的前妻,有收罗大小的老妈。随着剧情的发展,他成为了四角故事里的主角,有美艳女人格洛瑞亚对他的追捕,有端庄前妻蓓蓓对他的温柔刀,有女强人李小姐给他的精神供给。甚至还有老乌,他多年的好友。以上综合在一个人身上,已经达成了某种艺术性。这代表着导演编剧对大龄单身男性的一种想象,这想象究竟是来自于生活还是该划归到艺术领域,全由上海的老克勒去研究。从人物定位上来看,老白无疑就是最香的饽饽。徐峥饰演的老白全程没有紧张感,在四个女人之间周旋,被周旋,颇有些沉醉其中,演他个陶醉的意思。在影片的结尾,沾沾自喜长久的挂在脸上意境被破坏了不少。这场爱情游戏,在徐峥的演绎下更为的戏剧化,舞台化。
剧中较为隐晦地提到了同性恋的话题,但着实也是蜻蜓点水。白老师的儿子白鸽短暂得扮演了一个画眼线修眉毛同性恋的角色。哪有男人会化妆?立马擦了去等等的话语皆为典型的父系语言,白老师对此的批评正是来自于父权的延伸。邵艺辉在这里还是较为慎重的展现对同性恋话题的态度,虽然把同性恋话题转化成了家庭内部矛盾来处理,从而弱化了这一议题,这种艺术处理是无奈之举,有讨巧之嫌,真正的同性恋群体也未必会领受她的这番情谊。显然白鸽这个人物,在演员的选择上趋向了市场,但又迎合了主题。导演在求全的同时,势必要在内容上有所让步。
李小姐的媚是娇媚。通过对比来展现,工作中大声斥责失职的同事,生活里确是个和母亲住在一起,掏水电费补给家用,依旧是逃不过母亲羞辱的离婚带娃单身女性。半路回娘家的女儿总之是没有个合适的位置的。《倾城之恋》里也是如此,白流苏在母亲装作不知道她哭后就说:“这家是待不下去了”,随后就开始参与了爱情战争,最后在世俗意义上赌赢了,只不过李小姐以退为进赢得了白老师。整个影片里对李小姐的描绘不够立体,这场爱情战争也是赢得莫名其妙,不够激烈。一个焦头烂额独自带娃,接送上下学,辅导作业,工作上出错的这样一个人,迎来了拯救者老白,老白爱得恰是她的“薄”和“脆”。英雄救美的话题永不过时。老白对李小姐提出,借房子给她们母女住,房租马虎给也行,不给也行,同样是父权中领地意识的延伸。倘若换个女人,或是王琪瑶这样的女人,住进金丝笼问的是几日住进去,定会领受这番情谊,但留过洋的李小姐退缩了。不难看出,这里有对国外女权的一种仰视。总之,李小姐就是大家嘴里的好命之人,但再追加一句,“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想必大家都是摇头的。
格洛瑞亚我很欣赏,演员更是风情万种,不过导演对她的处理实在不公平,不写了。
前妻蓓蓓,人物设定和演绎之间是有道鸿沟的。蓓蓓和白老师离婚是因为她婚内出轨,而且这真相只有蓓蓓和白老师知道,编剧对白老师给予最高的人性期待。离婚后的蓓蓓反而成了一个对白老师知冷知热的女人。“只不过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像个跃进口号被喊出来,没有多少实在的意思,反而成为了这部影片广而告之的宣传语。
好在影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范式,就是对婚内出轨的女人报以和平的姿态。我以为分手离婚后总该是陌路人才能有真正意义上全新的开始的,影片显然在佐证另一种现实。白老师和蓓蓓还在白母的极力撮合下有着不自觉的联系。白母始终觉得蓓蓓比老白任何一个恋人要强,强在不惦记分房不惦记分钱,只惦记儿子。这里的白母又代表着作为婆婆的哲学:儿媳对儿子的婚姻不那么重要,重要在于对下一代的养育。以白母为代表的长辈代表着一种传统式标准的通透,极其在乎养和育之间的连贯性,不相信育能独立存在。
所有女性角色的设置,只能说是较为大胆,论不上多少先进性。不难看出这四位女性,包括白母的人物设定,都是依照白老师的人物性格去发散延伸,男人所需要的家庭、踏实、放浪、清新都在某个女性身上得以体现,所有的女人都身体力行的去成就白老师,白老师着实是内定的赢家。从对爱人表达喜欢通过讴歌祖国的《庐山恋》到现在的多角恋爱能搬上银幕以婚恋自由为话题去讨论,社会的包容性在加强,婚恋观也在变化。
总之,讲述家庭隐秘、男女恋情、多角恋爱的故事,禁不起回味的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