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看过费里尼的《爱情神话》所以不了解导演有哪些致敬的元素。
我唯一知道就是他们看的是盗版,哈哈哈哈。
电影给我的惊喜是——终于有一个片子从“中龄”角度去看爱情了。
魔幻中带真实。
俩字,舒服。
大多时候,爱情这个词属于年轻人。
爱情也伴随很多衍生词——激情、浪漫、冲动、美妙、奋不顾身、义无反顾。
大抵这些词都自带着一种荷尔蒙属性,让人们心生向往。
有趣的是,我在《爱情神话》中却没看到与这些壮烈之词相关的描写,或者说没有直接的描写。
激昂的情绪和情感全都隐忍进生活的烟火气之中,没了棱角。相反多了很多犹豫、试探、躲闪和模棱两可。
老白要办的画展选场地和选爱情有点像。
一定要合适,如果不合适,那他宁可不办。
而老乌给他的选场地也和老乌的爱情观有点像,总能看到场地的“适配性”。
我之前观察和思考过一个问题——结婚之后,还有爱情吗?
可惜,我不能得出一个放任四海皆可的答案。
故事里的三位女士、两位男士,婚姻按常人和俗成的规则而言,不算幸福。基本都离异(还有一位单身,一位据说老公被绑架。)
几位主角与其说在追求爱情,不如说在追求自己的爱情观,延伸至生活观。
我之前很想写写鲍姆巴赫的《婚姻故事》的观后感,看完《爱情神话》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它。《婚姻故事》更猛烈,《爱情神话》更细腻。但都有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
故事一开始,是一出话剧,看话剧的男人昏昏欲睡,看话剧的女人暗自落泪。
我们的爱情也和话剧一般,在不同人的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对爱情的看法迥异,但在电影的最后给出的答案似乎这并不影响两个人在一起。
这种迥异观点冲突和状态的混搭充斥影片的细节角落。真实、诙谐,从生活中来又充满调侃。
我们似乎就生活在一个对抗的环境中。
在大兴货的外贸店买短裤,还要去喝美式咖啡。修鞋的认识名牌,还要喝手磨咖啡。不让男孩子化妆,不想让女孩子干重活。外乡人的涌入。
和长辈的生活习惯不同,观念的不同,从上一辈影响到下一辈。(老白不喜欢他母亲的处事方式,和白鸽不喜欢老白的状态如出一辙。)
可能几十年前因为价值观的不同,那时有人会将其解读成土不土洋不洋,或者说是附庸风雅。
但现在看来,我觉得太舒服了。不端着,生活就是要活给自己。
故事朴实简单,三场聚会,算是节点,把这种对境遇的调侃冲到顶点。有意思的地方是,针尖对麦芒互相揭底的气氛却没有人真的愤然起身,仿佛生活就该是拿来被调侃一般,在唇舌之争的背后我似乎感到一种市井中的气定神闲。
妙语连珠的台词外加戏仿人生鸡汤的句式足以吊打一片所谓“励志”博主。
“没有如何如何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可能在这个讲求目的和高效的时代,我们的人生确实已经碎片化了。但每一个碎片都是我们,何谓完整的人生呢?
几位好友在最初的“指桑骂槐”之后慢慢和解,好似对相似境遇的共鸣与理解,理解了自己和理解彼此。
就在这种冲突和和解之中,我们慢慢触摸到爱情的模样。
年轻人的爱情,洒脱中带着执拗的倔强,依恋但却裹挟着心口不一的伤害。看你不爽就决绝地拉黑你不计后果,哭肿眼睛要用妆容掩饰。
出轨犯错的,为自己的辩护看似逻辑很混蛋,但可能从概率和传统道德观念上来讲,确实如此,真实生动。
沾花惹草的,折射出是丧偶式婚姻的落寞,在一种夸张的场景下对比更强。一堆少爷众星捧月却仅仅是空洞的喝彩和一份工作而已,下一场的主角根本不是你。
被过去束缚的,把自己放进了安全区,犹犹豫豫不敢迈出一步,有人争抢时,又忍不住伸手抓住。(在构图上,这种借用梁柱的分割特别多)
爱情的样子最美好的似乎是分离的怀念。老乌的爱情凄美动人,浪漫璀璨。
即便是谎言,他也用一种幻想勾勒出了他心底对她的思念。
“他把他的第一次给了他,她给了他整个罗马。”
我们也曾把青春死心塌地交给过某人,也许是春天的伞下,夏天的午后,秋天的风中,冬天的围巾里。
我们听了太多这样的故事,看了太多这样的电影,读了太多这样的书。
终于有人拍了一部“中龄”视角的爱情,真美好。
不冲动还是爱情吗?不激情还是爱情吗?不浪漫还是爱情吗?
我倒觉得,爱情最终会藏在烟火气中,碎成鸡毛蒜皮,在等你拨开氤氲、剥去琐碎,发现她。她还是那个爱情,从未变过。
这是我的爱情观。
电影药电影是一剂药,包治百病,撒欢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