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写来,随意杜撰*
随便聊聊俺喜欢的角色。
① 鞋匠
剧情上来说,鞋匠是电影中推动白老师和李小姐关系的重要人物;最开始给白老师讲高跟鞋多金贵,到后期点明白老师给李小姐的压力过大,这些信息不仅让白老师内心发生变化,也让观众更加清晰的看到矛盾点。
除去对于电影情节的推动,从人物形象来说,鞋匠每日喝着精品手磨咖啡豆,欣赏着隔壁房间的美妙钢琴曲,眼睛就算瞎了也能一眼认出鞋子正品,这精致程度和他职业的强烈对比,又讽刺又有趣。
我觉得鞋匠是正儿八经享受这种文艺生活,你拉他来看费里尼,他打哈欠估计比剩下几位少一点。
我要是白老师,我也喜欢跟他唠。
这跟北方的出租车司机有点像,又不完全一样。北方司机喜欢聊政治聊时事,什么中美关系什么指点江山,眼中都是国家大事。
鞋匠也是什么都知道,什么人类一大步,什么哲学问题,都有点形而上学的意思,不知道这是不是南北方话题差异。
头头是道给你分析局面时,白老师问一句,你这么懂怎么不找个老婆?鞋匠又说,就因为太懂了,所以决定单身。
乍一听有点意思,但这就相当于,你觉得自己看透本质,所以便放弃这种生活方式。这么一想,感觉有些悲观,还有一点点犬儒。不过还好,他并没有把这种想法强加于白老师身上。
好像越低层的人们,就越认为自己看清本质,长此以往,固步自封。
我希望鞋匠可以做一个古典犬儒,哈哈。
② 玛雅
童言无忌,可对玛雅这样聪明的小孩子,她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她明白白老师对李小姐的情感,她明白自己爸爸和妈妈的矛盾,我想她也明白,白老师对李小姐来说,是可以提供足够安全感的,要改也是李小姐要改改自己的脾气。
她和白老师在一块时,感受到了快乐。
在逼仄的姥姥家生活时,那种寄人篱下的屈苦,和姥姥对妈妈无情的谩骂,这种有毒的环境,最终会拖垮妈妈,玛雅自己也会越来越低沉。
玛雅起先告诉白老师,妈妈三十八岁。
我觉得这个时候,是她在试探白老师;既然妈妈教她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那么,肯定不止一个人问过玛雅。估计别的男人会用一些花言巧语含混过去,白老师的反应那么可爱,估计会是个好人吧,估计对妈妈也会好一点吧。
后来玛雅告诉白老师,妈妈其实四十四岁了。
这个时候,玛雅已经信任了白老师。年龄是个敏感的话题,玛雅选择把妈妈内心柔软敏感的一部分,展现给白老师。我想她也希望白老师能够理解,妈妈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是个多想的人,是个有点要强的人。
还好,白老师很温柔。
③ 那当然就是白老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