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阿兰·德波顿写的《身份的焦虑》,此君从哲学艺术谈到政治波希米亚,如此煞费苦心,为的就是教会人们应该在这个身份焦虑感日益增强的社会里学会尽量独立于别人的评价之外确定并坚定自己的身份。读了之后我深以为是。只不过我觉得关于身份的另外一个难点是如何去确立这样一个自我的身份认同,如果我们已经确信应该在社会和别人的价值判断之外存在一个不受流变的外界评价影响的自我存在,但是却迷惑于这样一个自我和身份的具体内容,那似乎还是无济于事。而关于这点,阿兰·德波顿教不会我们,或许没人可以教会我们。

这种身份的焦虑跟着phil无精打采的步子漫步于《艾莉斯城市漫游记》中的美国街头,在把一切变为商品的美国电视节目里,在拍立得尚未立得照片还没能显影的间歇里,纵横交错,盘植在phil经常僵滞着的表情里。他脸上的表情跟我一样少,他在美国到处乱晃的步子跟我五个月的步伐节奏如此相似,于是我意识到我进行的并不是一场五个月的旅游或者旅行,而只是一次漫游。

直到艾莉斯的出现,从阿姆斯特丹的机场开始,phil不怎么拍照了,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却还是投入到了为艾莉斯寻找祖母的过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那种关于身份的焦虑感却在不知不觉减轻。我想类似的故事很多,《蝴蝶》、《中央车站》都是讲述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成人逐渐获得新的感悟的故事,但是《艾莉斯城市漫游记》却并不是那么乐观的,直到片尾我还是感觉到那种有些虚无的气氛,但是很明显,phil渐渐轻松了下来。

放下相机,放弃一些自己眼中的世界,与人发生联系,进入到客观世界中,而不是单纯地旁观和评价这个客观世界,我想这就是phil最后能够轻松下来一点的原因。因为过分执着在自我的寻找和身份的确立里,反而让自我成了这一切的阻碍。这时与阿兰·德波顿所说的恰好相反,我们不是要尽力摆脱外界的标准,而是要进入到外界中寻找一些参照物。尽管我们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一个独立的身份,但这样的独立始终都不能摆脱我们生而为人的身份,不能摆脱我们所处的环境。

艾莉斯仿佛phil的小精灵一般,引导他走出了一段“漫游”。《德州巴黎》,《歧路》,《艾莉斯城市漫游记》,文德斯的电影里,始终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人物行走的姿态。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Alice in den Städten(1974)

又名:爱丽丝漫游德国(港) / Alice in the Cities

上映日期:1974-05-17(西德)片长:110分钟

主演:吕迪格·福格勒 耶拉·罗特兰德尔 丽萨·克鲁泽 Edda K 

导演:维姆·文德斯 编剧: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Veith von Fürste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