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6于仙二
写在前面:看完有点激动,因为看到了一些《放大》的影子。


镜头语言
公路片,总少不了一些路上的景象。

而这部片子里这样的镜头一方面节奏很慢,很有耐心地浏览,带着一种晃晃悠悠的诗意;
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摇滚乐的颓丧、不羁又有点逍遥的气质。








可能是人物性格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整体氛围的营造,整部片子的镜头显示出一种忧郁、诗意的特点。这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风格基调。





记者温特
他总是在路上——总是在用他的拍立得拍照——总是在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据。


这个状态就和《放大》中的男主摄影师托马斯很像了,拿着一个相机到处转转拍拍。
他们都无生气、无目标、无希望。
他们都对性有着依赖而又不屑的矛盾态度。


如果说不同的话,托马斯通过拍照试图寻找真相和幻想之间的边界,而温特则是试图通过照片抓住现实、抓住真实、抓住自己存在的证据。
托马斯总是一个人,他更加孤独,更加肆意,轻视一切。(我时常能将自己的状态和托马斯的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更惯常的人的处境。)
而温特更加诗意、忧郁,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爱丽丝。爱丽丝不是一个天使,甚至是个有缺陷的小魔鬼,但是是她让温特感受到了生命的真实存在。











温特试图用拍照来捕捉真实,证明存在,
但是他也意识到,照片永远也抓不住现实。或者说他无法通过照片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他一开始是拒绝用文字记录的。
我想,可能是因为话语或者文字太过脆弱,即使努力客观还是带着太强烈的个人色彩。所以并不可靠,温特也并不相信它。


所以他选择了一种似乎“完全客观”的形式——拍照。
相似的,巴赞认为并相信,最大程度上将人的主观因素排除在外的电影机械所形成的电影影像与现实客体的关系是趋近相同的、同一的,可以通过电影摄影机的原理将现实客体逼真地还原出来。
但是其实这也并不是准确的。首先因为人对客观时空的了解是在不断扩大中的,是不稳定的;其次,摄影机是人操控的,不可能摆脱人的影响,本身就不是客观中性的;另外,我们的摄影机本来就无法达到完全的还原性和摹本性。



所以温特后来又回到了文字记录。
这一方面是他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乐意开始承认、表达自己的存在。









这是温特对电视的看法。
这也是他对于这种现代文明的看法。
在美国的游览,在现代大都市纽约的穿行,给他带来的是愈加的迷茫和消沉——Lost.
后来他在德国的乡村找到了证明,大概这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个态度。






《放大》中的托马斯和这里的温特对性的态度都是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他们依赖着性。这种依赖并不是由于男女情感,而是出于自我存在证明的需要。这让我想到了斯特林堡《父亲》中,上尉和他的妻子罗拉的对话。
“上尉 我在你身边长大,像敬仰一种智力更高的人一样敬仰你,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听你指教。
罗拉 ……每当你的感情一变而以情人的面目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感到羞耻;我在你拥抱时感到愉快,接着就引起良心的责备,似乎我的血液也感到耻辱。母亲变成了情妇,真是可怕!”
爱丽丝问过温特:“你能不和别人睡觉吗?”
上尉和温特都同样地、奇异地处在对女性的极度需求中,虽然这需求的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他们也都对性持着旁观的冷峻态度,并不把它与情感作任何联系。而他们所希望从中得到的大概永远也不会如愿。










爱丽丝





在爱丽丝拍这张温特的照片前,温特的所有照片中都是没有人而只有客观景象的。他也一直在这些客观景象中寻找真实。
但是他直到看到了这张爱丽丝给温特拍的大头照后,才“看到了自己”。




爱丽丝并不是一个抱着救赎目的的小天使,甚至都不算一个乖顺的小姑娘。
她调皮甚至顽劣,习惯率性直言。
但是同时,她也是一个被长久忽视、生活颠沛流离的小姑娘。

两个都被社会抛弃的人,在彼此的“折磨”和陪伴中,竟然都对对方产生了依赖,都从对自我的不认同逐渐转向了对自身存在的认可。

下面是一些两人相处的可爱片段。











跟安东尼奥尼相比,文德斯还是善良的。他让两个Lost的人相互存在,相互证明。
虽然我们不知道在他们分开后,回归到原本的生活中之后,今后的道路将会如何,但还是有着希望的。


而在《放大》中,则是完全孤独地和众人一起全部沦陷在了虚幻的想象中。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Alice in den Städten(1974)

又名:爱丽丝漫游德国(港) / Alice in the Cities

上映日期:1974-05-17(西德)片长:110分钟

主演:吕迪格·福格勒 耶拉·罗特兰德尔 丽萨·克鲁泽 Edda K 

导演:维姆·文德斯 编剧: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Veith von Fürste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