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感出来的方式:
黑白远景镜头推移至中近景,配忧伤的弦乐。

唱完歌,收起照片,离开,第一个完整段落。)

出现了第一个我心驰神往的镜头,有房子,有棕榈树,行走的女人,车辆沿着街道,行驶至海边停下。

换换推进的睡眠镜头与影像,拍摄睡眠中的人与还开着的电视机可以表现孤独感,因为没人为他关电视。

等待了一段时间,开头的配乐再度响起。

说到相机的时候,立马切近景。

无数的交通工具我(飞机,火车,汽车),无限的风景。

“但文章是关于你所见到的事物——符号和象征”

“我没有不满,但他想得到什么”

开头配乐变成了情绪配乐,仿佛主人公一旦产生某种情绪之时,配乐就响起。这是一种通感,但角色认知已被固定,用声音传递信息。

“当失去自我认同感,也就和世界失去了联系”

“你不停拍照,只是为了证明你不断在观察某些东西。”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没有人教我”

“这座城市的十字路口,就像城市中的空旷地”

这个铺垫真不错,被赶出去,让他和她们住在一起顺其自然

被拒一次之后,主动留下变成了主动离开,创伤应激应该这么拍

“我不能跟你上床,但我不介意把床分你一半”q

“没有令人平静的画面,他们都想从你身上得到什么”这说得不就是今天的电影麽

望远镜下移动的白鸽

最后的火车航拍镜头,比《红圈》更甚。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Alice in den Städten(1974)

又名:爱丽丝漫游德国(港) / Alice in the Cities

上映日期:1974-05-17(西德)片长:110分钟

主演:吕迪格·福格勒 耶拉·罗特兰德尔 丽萨·克鲁泽 Edda K 

导演:维姆·文德斯 编剧: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Veith von Fürste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