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14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酷妞

自言自语的人并不是在倾诉而是在倾听。
公路三部曲里最温情的一部,也是故事性稍强的一部。在旅途中寻找自我认同的故事并不少见,可文德斯的魅力在于让简单的故事从细节,环境,演员等镜头里的所有元素散发出沁入心脾的独特腔调,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演员吕迪格的个人魅力和气质。男主温特穿越美国各地用文字描写美国的文化和经历。影片开头有大量的男主温特开车行驶的镜头,车里的电台放着音乐,可插播的广告总是让温特听不到歌的结尾。电视里不断插播的广告让他愤怒。无处不在的商业元素让他窒息。他发现自己在美国无法写作了,他丧失了写作的灵感和能力。他远离家乡,来到全新的地方,这里充斥着大众文化和纸醉金迷。作为文字文化工作者,这种转变是一种颠覆。我想他在害怕,他在迟疑,每天看着无聊洗脑想从你身上得到什么的电视和广告,做着遥不可及的美国梦。他看不清浮华表面下真实的存在,他无法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和解析全新的文化,就像温特在美国的情人所说:当你丧失了自我认同,你便与世界失去了联系。所以他才无法写作,所以他才砸了电视机。他开始用相机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因为照片是客观意义上最真实的呈现,但照片又永远赶不上真实,照片并不代表眼睛看到的一切。他失去了工作能力,所以他被公司解约了。穷得叮当响的他无奈只能只身返回德国。
在机场他遇见了一对同是德国人的母女,因为机场罢工走不了,不会说英语的母亲寻求温特的帮助并委托他照顾自己的女儿两天。但母亲并没有如期出现接走女儿。就这样,因为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的出现,温特和小女孩爱丽丝踏上了回家旅途。他们乘坐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爱丽丝是照进温特迷茫困顿精神世界里的一束光。爱丽丝特有的属于孩童的特质比如单纯,幼稚,喜怒无常,永远饥饿每时每刻都在体现着真实,这是温特一直寻找的东西,虽然他一开始是抗拒,不耐烦的。爱丽丝在酒店里做的一个自己被捆在凳子上看电影的梦和温特听后露出的微笑正应了温特的自言自语和愤怒。温特帮爱丽丝寻找外婆,但爱丽丝故意给出错误的地址和信息让温特怎么也找不到外婆住址,因为爱丽丝享受和温特一起在路上的感觉。温特生气的把爱丽丝送到警局,但爱丽丝偷偷跑了出来,因为警局里的饭太难吃。再一次见到爱丽丝时,温特笑了,他不在把爱丽丝当作负担,短暂的离别彰显了彼此的重要性。温特在爱丽丝关于自己看起来像不像她爸爸这个问题的搭讪下勾搭了一个白富美,第二天早上爱丽丝光着半身叫温特起床的画面实在太酷了。他们按照爱丽丝给出的外婆家照片找到了婆住处,可外婆早已搬走,这与之前照片永远赶不上真实的观点达到了一致。可这不再重要,有目的的旅程从来不是文德斯的电影主题。爱丽丝在这段旅程中找到了类似于父亲的幻象,温特则找回了失去的真实和自我认同,这种摆脱虚无的充实感是温特最需要的,彼此需要,彼此关照,满是人情味。结尾爱丽丝给了温特100块钱买车票,最后两人在火车上打开窗户往外张望逐渐拉远至火车在山谷旁飞驰的远景画面回味无穷。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Alice in den Städten(1974)

又名:爱丽丝漫游德国(港) / Alice in the Cities

上映日期:1974-05-17(西德)片长:110分钟

主演:吕迪格·福格勒 耶拉·罗特兰德尔 丽萨·克鲁泽 Edda K 

导演:维姆·文德斯 编剧: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Veith von Fürste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