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题材的电影,一种是力求突出同性之于异性恋的不同。另一种我个人觉得更好的一种是,把同性恋爱放在普通情景中,让人们自然觉得,异性恋中也有这些同样的因素。
这个导演,我可是太喜欢了。
电影整个变换的情景特别少。每个环境都取自熟悉的常见的不落刻意的地方,比如住的地方,比如bar,比如机场。
电影中人物非常少,有一种主要人物(纽带人物)缺席的在场的感觉,《完美陌生人》《杀戮》……这类电影有点偏意识类了,需要把握好缺席在场之间的距离,比如电影最后面小部分床戏,比如机场别离后不知道什么因素的眼泪,比如最后似乎每一幕(包括浇水骑车出门这样的细节)他都在而且会一直在。
电影中台词设计的非常简单,没有刻意,就是见面后正常的交谈,就是一起回忆纽带人物的种种,就是这样不凸显随意的谈话让我觉得这部电影进入到了同性恋与异性恋趋同的部分。
电影画面美感十足,简约风。还有一些留白,反正我不觉得刻意,反而很好的引领了观者去体验情绪,去感知两位主角内心微妙的变化。
两天时间的短暂相见,电影点到为止的激情,我们却又知道了导演预先留下的结局。彼此相拥热吻,正如妹妹理解的那样我们能够看到爱情的因素,但是我们都深爱着同一个人,如此的深爱着他,使得我们的拥抱有了相知相感的因素。但是,我们都很难突破自己内心的那一道伐。
电影中,杰夫这个角色非常有意思,杰夫喜欢马克,马克自己也知道这一点。马克喜欢安德烈,而且安德烈知道马克和杰夫的关系。重点是,马克和杰夫,两个人之间的情愫,这种就和深爱的两个人却总有一些因素不能走在一起一样,不能说马克不喜欢杰夫,也不是安德烈的原因或者其他种种。这个就是爱情里面的微妙的因素了,无论同性之间的爱情还是异性之间的爱情。这才是电影不刻意之间留下的同性恋异性恋平等性意念。再者,妹妹这个角色,也很好的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就是,作为亲人的角色,我希望我的哥哥生活的好,我会帮他把关,这个和性别无关。
电影可以说是在平等这方面做出了很棒的表达。里面有一些镜头可能看起来剪辑得不够流畅。反正吹爆导演了。
陈俊彦,一看名字还以为是中国籍导演。我倒是第一次看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