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3

假如我是真的:我想手撕王童


原剧本链接

刚刚看了《假如我是真的》台湾导演王童拍的电影版,又看了原剧剧本,我真的想把王童手撕两半。

首先,我在豆瓣上看完之后,对于这部片子评论如下:

港台编导拍大陆电影我一向没有好感,缺乏厚重与深沉,同时,也沾染不少港台娱乐的习气。此片得分高,一方面来自于原剧本的架构,一方面来自于体裁本身在政治上的反动。王童还是拍台湾本土的好,涉猎其他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了。以港台腐化的思维来对大陆这边的故事添油加醋,再加上当时“伤痕与黑幕”的戏剧思潮,过火与夸大的鞭挞,以让此片失去了该有的质感和本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确实有,比如《我们的田野》此类,青年想从农村回到城里,走后门托人的情况处处都有,但党员干部,包括演员,都还没有发展到片子里的境地。王童这一代台湾外省人是在国民党对共产党的“仇恨”和“抹黑”中长大的,片中的很多情节、细节都是这帮台湾人想当然创作的。看八十年代初的一批反思和批判电影,还是要看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作品。

该剧在我看《中国戏剧史》中有重点提到过,是当时“伤痕与黑幕”的代表作品,上演时引起巨大反响。由于当时正处于权力转型时期,因此,这类敏感、抨击严厉的作品基本上都能与观众见面,中央领导也都亲自看过。

电影版的《假如我是真的》中,许多荒唐可笑的情节和细节一看就不是出自大陆人的手笔,一看就是港台人在腐化的娱乐环境中浸染多年的想当然创作,这种刻板反动的创作扎根于国民党长期对大陆的仇恨、抹黑的渲染,而此片的创作群体又恰恰是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因此,整个创作思路充满着傲慢与偏见。

可惜的是,此片只有台湾导演进行了改编拍摄,没有大陆人创作版本的电影,因此,对于一个对那个年代大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了解的人来说,迷惑性、毒害性很强。鉴于此,想要了解我说的意思,可以看看改编阿城《棋王》的港版和大陆版,同一个故事两个地方拍出来的,其意蕴和深度不可同日而语,想必方能够了解我所讲的,港台腐化的娱乐习气和仇恨抹黑教育下的想当然创作。

《假如我是真的》这部剧我在看《中国戏剧史》的时候就了解过,但一直没有看剧本,晾在了一边。但看完此片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又把该剧本翻出来看了一遍。电影除了保留原来戏剧的框架,许多东西改的面目全非,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是,将原作者的政治倾向进行了巨大的颠覆,完全是导演本人的拿来主义、借题发挥。

我希望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包括看类似于这部电影题材的朋友,同时也看看原剧本,更要结合该剧创作的时间背景,同时也要对其各个细节或情节的真伪以实证的态度去辨别。这就需要对那段历史有一个深刻的研究和了解,而且研究的文献最好找身处在那段历史中的人物所写文章、书籍、电影等资料作为判断,最容易受到干扰和迷惑的是后来人的观点和灌输,尤其是权力更迭后对社会公众意识形态的引导性要着重警惕。很多人慷慨激昂发表宏论,真正基于历史资料研究的不多,多是受到后来人的观点灌输和权力更迭后的意识形态引导所致,以至于陷入到盲从的境地。


假如我是真的(1981)

又名:If I Were for Real

上映日期:1981-08-21(中国台湾)片长:99分钟

主演:谭咏麟 胡冠珍 崔福生 雷鸣 张冰玉 吴巧玲 葛香亭 常枫  

导演:王童 编剧:沙叶新 Yexin 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