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念头源于看了原著,苏童的妻妾成群。我想看一下,张艺谋眼中的“妻妾成群”是怎样的。电影不及文字深刻,电影里的斗争不及书中的斗争精彩,或许这就是文字可以直接抵达人的心灵某个区域而电影需要消化和感知。而那一片红,却是电影里最佳的视觉冲击。
那一片血清般的红灯笼,为电影埋下了绝妙的隐喻蒙太奇。下面的一切故事和一切斗争,都未曾离开过那些红灯笼。所有画面平静得出奇,所有的歌声悲怆而苍凉。从一开始到结束,亦无什么电影特技什么娇柔做作。此片力求排除技巧,从而真实自然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同一个老人,述说一个故事,其中叹了几口气。这其中的红,这其中的悲,这其中的封建论理,这其中的一夫多妻制度下的弊病,要自己感知。导演只负责讲故事。
大太太只愿整日念经诵佛,二太太卓云待人和善笑口盈盈,却是最阴险,三太太梅珊,嗯,我最喜欢梅珊。梅珊会唱戏,她的调子凄婉悲切贯穿整部影片。她虽高傲,却是至情至性,高兴就唱,不高兴就哭。梅珊在这里是一个反传统的角色,不甘于这样的庭院生活,最后还是死于封建论理之下。
至于老爷,这个娶了四个太太的封建代表,自始至终没见到过他清晰的脸,他的脸在电影里模糊化,他在电影里只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所有女人为之斗争的根源--封建代表。封建代表找谁演还是封建代表,他在电影里最重要,又最不重要。对老爷的模糊化,能否说是张艺谋的高深之处呢?
颂莲。看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象她的形象,在此之前不知道巩俐饰演她。巩俐的大气抹不掉,少了些活泼。毕竟颂莲是个大学生。颂莲的感情并不丰沛,又不至于冷漠,记忆中她最深情的眼神是对飞浦说,飞浦,不要走。可这样的深情,这样仅有的深情又如何逃得过现实的枷锁?飞浦是要喊她四娘的。是不是飞浦的懦弱造成了颂莲后来的悲剧?颂莲是不是值得同情呢。要知道,最初她自己选择嫁到富人家里,当姨太太就当姨太太。
点灯,灭灯。这些女人的命运被灯笼操纵,可是这些女人甘心被灯笼操纵。甘心为此付出青春年华。不甘心又怎样?像梅珊那样。颂莲最后疯了。活的最好的反而是最阴险的卓云。是不是意味着庭院深深,没有深深的心机,也是会没有好下场?她们都知道,灯笼易灭,恩宠难寻,可是她们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一个陈府反映了一个旧中国。浓缩了旧中国旧社会里女性的悲哀。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封建论理内在的空虚和外在的残暴一览无遗。
比较喜欢电影这样干干净净的叙事方式,让思想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红色。本是中国人最爱的吉祥象征,意味着如意,幸福。在这里却是牵引着每一位女性的命运,走向毁灭。
这里的红是沉郁凝重,带有预示性。
颂莲疯了,次年娶了五太太文竹,她无辜活泼的大眼睛,预示着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

又名:Raise The Red Lantern / Épouses et concubines

上映日期:1991-09-10(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片长:125分钟

主演:巩俐 马精武 何赛飞 曹翠芬 周琦 孔琳 金淑媛 丁惟敏  

导演:张艺谋 编剧:倪震 Zhen Ni/苏童 Tong Su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