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大红灯笼高高挂》,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压抑女性的无形杀人评价了!
我们敏熙
无形杀人场,巩俐注定不是甄嬛。
格系艺人
摄影和独到的美学是真的好、时代之殇。
Harper Yug
贯穿着美与悲:美在色彩的渲染和工整的对称,悲在封建制度下的人性。
费了木
高度形式化,把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刻画得丝丝入扣。简直就是大型的集体pua现场。
fire_storm
张艺谋最佳,有些强迫症的对称构图是如此的赏心悦目,色彩的运用给深宅大院更添了一分落寞。
果树
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真正超越的原著的、从影像层面的、对牢笼与宿命的绝佳呈现,在场与不在场的教科书。
心是孤独的猎手
从始至终没有给老爷一个正面镜头,但他的统治力量弥漫在所有画面里,禁锢着院子里的人,让他们像狗、猫、耗子,唯独不像人。
George
应该是最喜欢的一部张艺谋吧。我自己的感觉和侯孝贤的评价比较一致,打几分可能还是取决于对表现主义的热爱程度吧。喜欢飞蒲那条线。
Sparrow
张艺谋的视图美学在《红灯笼》中达到了高度契合,构图、色彩、结构体现了秩序的森严。素未露面的大老爷如封建的枷锁,在无声无息中露出獠牙,渐渐残害着陈家大院里五个不同身份与性格的女人们。

故事还是有瑕疵,哪怕再长一点,把燕儿和颂莲的戏再放长一点;我不知道换女性角度看会是怎样的,我觉得就颂莲和燕儿的关系…没必要大大出手啊;不过就构图和颜色真是里程碑了。各种隐喻,前人论述的已有太多太多,也一直没人能活的超越时代。历史的孤魂在独自游荡。
不是兔槽
晚上接连看了两部女性电影,《末路狂花》是充满着反叛对抗意味的,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则是父权社会压抑下的女性哀歌。极其方正规整的楼阁牢笼,底层女性与权力撕扯的互害关系,人的异化、男性权力的符号化和制度杀人之恶。只是很可惜纯戏剧地做成了宫斗装置影像。
我略知她一二
红色谋杀案,我不曾害你,你却因我而死。仪式感与隐喻并存的大红灯笼每一天都亮的那么耀眼,张艺谋似乎什么都说了但似乎又什么都没说,巩俐似乎什么表情都没有但似乎又什么都表现了出来。唇边的倔强不是最后的疯狂,当底线被倾覆才是真正的崩溃,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灭亡。
Bob_Chow
凄凉得美,黯然得妙,灯火阑珊熙熙攘攘人走茶凉。叹兴亡何论你我,仰首不见烈阳。家事国事天下事,四季轮回春秋。白雪埋枯骨,无泪盼丰年。下里巴人打闹,御座高台不见笑。生不知,死不知,空余鬼癫狂。戏台空余假面,人生此戏将要尽,扇面抖开两行墨:罪过。不多写,不敢言,不能言,尘世苦于此,不如佛门一场。
Pincent
《红高粱》里野性的才气显露之后到这里更多是电影技法上的工整匠气,摄影师太懂得在强调静态镜头时如何选择景别,远景突出大院之空和方正、对称的规则,空间必须要参与叙事,声音上也有一些特殊的设计。故事上值得玩味的地方挺多,老爷的红色权力是高高在上、面目模糊的,唱戏的文化人最终被批斗、献祭,讲没讲人quan和自由,权力秩序还是要靠读过大学的人来进行一种虚无主义的毁坏。
飞檐
敲脚,第一层是情欲,第二层是“不必”,敲脚本不是日常之需,甚至显得似是一种奇技淫巧,为“不必”。这种“不必”是一种“赏赐”,实为身份压迫下的荒诞。而用这令人心生焦虑的嘈杂声响来打乱节奏,也等于是划分了一次节点——一个女性的“荣耀”与下一个女人的“荣耀”的交替。《灯笼》可能不似《红高粱》的极致色彩美学,也不如《活着》有时代厚重感,但匠气之下,它一种从下而上的观察视角,在四合院中塑造的冷清空旷,由节奏放大了情绪。
#FIFF11#DAY7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

又名:Raise The Red Lantern / Épouses et concubines

上映日期:1991-09-10(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片长:125分钟

主演:巩俐 马精武 何赛飞 曹翠芬 周琦 孔琳 金淑媛 丁惟敏  

导演:张艺谋 编剧:倪震 Zhen Ni/苏童 Tong Su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