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
犯罪悬疑片是最能撩拨人肾上腺素的一类电影。
尤其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犯罪片,制造层层迷雾,在惊悚探案中添加了更多现实意义。
今天推荐的就是这一类型的犯罪片。
《我是杀人犯》| 2017
豆瓣7.5



电影改编自波兰70年代一件骇人听闻的奇案,“十二名夜归单身女子连环奸杀案”。
和一般的传统犯罪悬疑片不同,《我是杀人犯》描述了一桩冤假错案。
讲的是一个年轻警察如何通过伪造证据将一个无辜的嫌疑人推上断头台的故事。




这个荒诞的故事也通过电影海报表达了出来。

海报上的脸一半是大众眼中伏法的凶手,一半是正义化身的警察,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杀人犯?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通过该片获得了第二十届上影节金爵奖的最佳导演。

这部电影也同时获得了金爵奖最佳影片的提名。
豆瓣上看过的人不多,目前7.5分。



导演抛开了侦破和寻找真凶的过程,而是讲警察如何用伪证让人背黑锅。
究竟谁是凶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将一个无辜之人变成凶手。
电影《我是杀人犯》或许叫《制造杀人犯》会更贴切。
通过警察为了步步高升,慢慢的泯灭人性背弃良知,将对官僚体制的讽刺展现的淋漓尽致。



电影的开场,工作人员正在为被执行绞刑的杀人犯制作脸部模型。
背景音是广播音,播放着这几年来波兰经济蒸蒸日上的正面新闻。(这里是一处伏笔)



接着,画面切回5年前。
上世纪70年代初,波兰的一座小城市,警察在郊外发现了一具被害的女尸。
这已经是一起女性连环奸杀案的第九名受害者了。
而且,这次的死者不是一般人,是波兰工人统一党第一书记的侄女。




迫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警方高层急于破案,于是把这个烫手山芋转给了男主。




对于初出茅庐的男主来说,这场大案办好了能平步青云;办不好就不止丢饭碗这么简单。

更要命的是凶手是个嚣张跋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往警局寄信挑衅。
凶手计划在波兰人民共和国30周年庆典来临前杀死30个女性。



男主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希望尽快破案。
动用了各种黑科技、请人做犯罪心理分析、出重金悬赏。
可是侦破不但毫无进展,凶手还是不断出击,又有两名无辜女性被害。



上级不断催促,媒体强力施压、凶手逍遥法外,受害人数不断增加。
男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走投无路的男主命令警察假扮单身女子在街上游荡,同时布控大量警力诱捕凶手。

可就在当晚,在警察布控区不到一百米的公园,又有一名女性遇害。



被害人数上升到了十二人。

敌暗我明,全程被吊打。这种情况,换谁都会崩溃吧。
但事情就在这时候有了转机,男主意外发现了各项指标都符合的嫌疑人。(以下简称冤大头)




尽管证据不足,男主还是迫不及待的对冤大头进行了抓捕。
更冤的是,自从冤大头入狱后,再也没有夜归的单身女子遇害。
与此同时,男主不仅受到了上级的褒奖,也成为万众敬仰的英雄。
荣誉和利益扑面而来,男主几乎一步登天。



但案件却出现了疑点。所有线索都指向一点,冤大头不是真凶,那谁才是真正的杀人犯?

那还要不要推翻这个“板上钉钉”的完美局面?要不要多此一举的继续追查?
真相和名利,究竟哪个重要?



和其他着重表现刑侦过程的悬疑电影不同,《我是杀人犯》在开始不到一半的时间,犯罪嫌疑人(冤大头)就落入法网。
电影的重点在于男主,一个年轻警官的人物性格转变和他的内心挣扎。



男主也将一个在正义和邪恶中摇摆不定、内心煎熬的警察演活了。
让君君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幕:
冤大头入狱后,真凶依旧寄来信件挑衅。
男主神情紧张,听到这份信没被别人看过后又假意轻松,一句信是伪造的,一笔带过。



当他意识到抓错人了之后,正犹豫地准备向上级报告时,对方却说要送他一台彩色电视。(在当时很珍贵,有钱也买不到)

他默认收下礼物,不再提案件。回家后对着电视里的倒影,觉得自己变得陌生。




案件的处决结果下来了,冤大头被判绞刑,就死在男主的面前。
当行刑的凳子被拉开,那一刻男主的反应好像被绞死的他。
这场处决死了两个人。一个是冤大头,一个是男主的良知。




在这出冤假错案中,男主无疑是可恶至极。但促成这起冤案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从追求正义的热血警官变成追名逐利的小人,电影还从侧面展现了当时波兰社会。
除了大众,有谁真的在意真凶是谁吗?
男主在行刑前一夜,在所有当权者的私人聚会上说出了真相:一切都是我伪造的。



但在场的所有人先是愣住,继而大笑:我几乎相信了他!
是的,在他们眼里,真相无异于玩笑。



需要政绩加成的上司和急需利用此事稳定民心的高官,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让事情赶快翻篇的替罪羊而已。
所以他们才用荣誉别墅甚至稀缺的彩电购物券,利诱男主角尽快结案。
警察需要一个凶手,人民需要一个凶手,政府需要一个凶手,体制需要一个凶手,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凶手被绳之以法。
这部源于真实案件的影片,解剖着当时的社会与政治现实,也在剖析着人性。



电影的结尾,当地甚至还建了一所专门为此案办的展览馆。
开馆那天,男主久久的看着冤大头的头部模型。(和电影开头呼应)
因为那双眼神充满着冤屈和悲愤。




在片尾的字幕中我们得知,这个荒唐、臭名昭著的展览馆在1990年终于被拆除。

正义最终没有缺席,但遗憾的是被冤枉的人却再没有机会能看到。
冤大头不是死在男主的手里,而是死在那个时代,专制腐败的时代。
这片子带着浓厚的政治讽刺意味。



把一个无辜之人变成凶手。
这部《我是杀人犯》看得和压抑,就像豆瓣短评里网友提到的那样,试想同样被含冤多年聂树斌和呼格吉勒图。




如果他们没有沉冤昭雪,就像电影里的冤大头。甚至还有更多的无名氏不为人知。
聂树斌案一度有传或将被拍成电影,剧本的前期筹措工作已经开始。



在报道中提到,这件事是负责聂案再审的法官胡云腾力主促成的。
虽然电影最终能不能拍成还不得而知。

但至少我们从不畏惧直面黑暗,只怕罪恶的真相被深埋。

回复电影名,在线观看!

我是杀人犯Jestem Mordercą(2016)

又名:制造嫌疑犯 / I'm a Killer

上映日期:2016-09-20(格丁尼亚电影节) / 2016-11-04(波兰)片长:117分钟

主演:米洛斯拉夫·哈尼斯泽斯基 阿尔卡迪乌什·雅库比克 阿伽塔·库 

导演:马切伊·佩普日察 编剧:马切伊·佩普日察 Maciej Pieprzyca

我是杀人犯的影评

鸥怩
鸥怩 • e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