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影评……没有任何专业的影视知识,只是单纯地喜欢,啊不,深深地爱着电影君这个伟大的艺术嗯,胡乱写写,还望各位看官见谅,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感激不尽。


本影评有剧透。

“朕还没死呢,她们哭什么?”
“皇上,她们哪是在苦您,是在哭自己啊。”dou
好像也是在豆瓣上看到的这句话,恍然大悟。
在看这部“希特勒的男孩”时,快结尾处我连着抽泣了得有半个小时,吓到了我那一旁默默刷手机的无辜室友。那么,就先从我开始掉眼泪的地方说起。
本来开开心心的Albrecht和Friedrich(之后用A和F代替)一起到家准备建立更加深厚的友情,而我也期待着,这么久压抑的气氛,也应该有个快乐的小插曲了,怎料气氛越来越不对头。先是母亲的冷淡,几个月不见的,本来就身子骨弱的亲儿子后不容易回家一趟,母亲刚刚的吻还停留在脸颊上,接着又匆匆走开,一切照旧,Albrecht脸上细微的表情,透漏出淡淡的伤感。接着,Albrecht的一句“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搬来前就有的”,让人不禁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里犹太人被赶出家门,为纳粹军官富商们腾地的心酸,又再次显示出了家庭地位的不一般(从A的半夜突然入学和被欢迎,一进家门的富丽堂皇也可看出A的家庭背景)。当A的父亲和那一群狐朋狗友醉醺醺进门时,事情完全不对头了。我看到了父亲军官一方的罪恶权力,另一方母亲和男孩子们的小心翼翼。而当A战战兢兢要读诗被拒绝时,我的眼泪止不住了。我看到了一个从小就不被认可,甚至是一直被反对的,努力寻求父亲认可的心灵细腻的,孝顺的少年。那种不被理解之感,不一直是多少青少年心中的痛?最亲近的人反而最冷漠,最应该支持自己的人反而听不懂自己的声音,这明明就是一个讽刺的悲剧。紧接着,友谊在权力的压力下裂缝,乌烟瘴气的红色里,事故的毒想要入侵孩子们的心灵。我又哭了。好吧,不要说我泪点低,平常人看这个只觉得气愤或者悲哀,但还是那句话,我在哭我自己。lz从小就跟父母出席各种饭局,小时候觉有许多人很好玩,还有好多好吃的,甚至可以认识新的小朋友,大人们都夸自己可爱聪明,也不用自己家里花钱,有什么不好?渐渐地,长大了,也开始变得拘谨,觉得不再有趣;再长大一些,变成了完全的厌恶。还记得一次去某会所吃饭,我说不想去,但父母执意要我见某个“高级角色”,当时在饭桌上真是看尽各种人间百态,那些虚假的话,那种在权力和金钱之下的小心和紧张,每一秒都几乎要哭出来,都想大喊,都想逃走。我看着当时饭桌上一旁玩着筷子的小女孩,不禁想到了多年前的自己。回到影片,A那种对世俗的厌恶和永远的不被认可,但总是尽全力渴望认可,只好一次又一次(之前为什么半夜入学?会不会是本来不想也没能力进入这种特殊学校的A想得到父亲的关注和爱然后听从父亲的意见妥协,通过特殊关系入学了呢?)接近世俗的痛,真是在无声中撕心裂肺。
之后雪地里那一场,哇,泪点遍地啊,太多了说不完,就选取一个吧。精神几近崩溃的A和其他的伙伴们分开站在树林里,A哭喊着说“不要用那种眼神看我!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说完就哭着跑开了。那么问题来了:1.哪种眼神?从那一群持枪的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们之中,应该有觉得俄国人理所当然该死的,不管是不是孩子,这种人会觉得A小题大做,变得神经兮兮,也可能会觉得A本来就胆小怕事,像个懦夫;还有比较迷茫混乱但又不敢多想的,不敢立马跳出被学校教育的思维定式圈的,这时候A的哭喊对他们来说应该是雪上加霜,双倍惊吓,但依然不敢改变;然后,就是在人性的思考上大幅度动摇的,比如F,应该处于一种极度惊吓但怕被同伴抛弃(peer pressure)被孤立的。 好再来看下A这边,从当时A的摸样看,已经完全失控,甚至语无伦次,精神失常,平日里冷静客观,有条不紊的一面完全消失,之前帅气的脸庞也变得扭曲,满是泪水,头发乱糟糟的;仔细看感觉浑身哆嗦,走路都不稳了,说像个精神病或疯子也不为过。光是这副摸样就够吓人的了,这激动的控诉与失常和另一群孩子的故作冷静的沉默形成了鲜明对比(看到这里lz真是拍手叫好,这艺术太美了!)。这样看去,那一群孩子也许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眼神的变化,而A看到了那种他在父亲眼中的,在他的朋友们孤立别的孩子时的眼睛里的,在也许是其他人对他也有过的,那种不理解,被抛弃,被孤立的,冷漠的,恍然的眼神。(lz词穷了描述不好啊啊啊)2.你们在想什么。这个上面分析的差不多了,就不多说了,从中可以看出A之前都经历了什么啊……说这一幕,主要是当时看的时候lz能明显感受到双方的不同情感,那种情感在两个阵营中的转换和冲击,双方面对面的,呼喊与沉默的手法,凄冷肃杀的雪地树林……我的天,爽,厉害。
湖里那一幕大家都理解,不说了。可是我总觉得有点问题:1.按常理F可以马上跳下去救A,况且寒冬的冰哪那么容易弄破?有点为了后面的告别艺术而不合常理(而且其他的同学和老师不做点什么???真是够A和F留足了空间)2.拍摄手法。A在湖里摇头和慢慢沉入黑暗中的那种镜头,尤其是摇头时的慢动作模糊手法,感觉和其他的镜头风格有点接不上(太美化,而其他镜头感觉挺写实的),略显做作。
A死后F的心境有了巨大的转变。对于其中一幕F疯狂地翻乱了A的床和衣柜,我想表示,不要仅仅理解为“好朋友死了我很悲伤”!不要!!!多么丰富的情感在里面啊啊啊!!!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1.刚刚失去朋友的悲痛 2.明明今早还在眼前现在忽的一下就没了的迷茫彷徨 3.自己没能救他上来的深深自责与后悔 4.但只好遵循朋友意愿的无奈与没有出路的苦痛 5.对朋友不计后果的自私的愤怒 6.为朋友所遭受的一切而感到深深的同情与可惜,悲哀 7.之前写了那么多东西连他妈一封自己的遗书都没留下???!8.不知如何面对将来的怅然……
最后,三场拳击比赛,三次心路历程。第三次,我了个天,爽翻了。内涵和意义真是一次次往上累加。第三次比赛开场之前,F似乎仍处于彷徨期,在他心里,可能觉得A的死归因于他无理的父亲,所处环境与自身理想心念的不合,学校的压力。但还有一种东西,在他心里是不明确不清晰的,他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之后拳击老师的劝导,加上长久训练付出的努力,F会有点动摇。毕竟,自己和A不完全相同,自己有能力也不会承受学校的巨大压迫。可是,当F把对手打昏在地时,他望向四周——纳粹党们那神经质般疯狂的嘴脸,下达命令样的呼喊,让他幡然醒悟。我觉得,他终于懂得了父亲的教导,看到了整个学校体制的悲哀,整个阶层的悲哀,甚至整个社会的悲哀。从F当时的表情也能看出,他的之前的那种迷茫感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晰明亮的眼神,带着一种明确的答案,似乎在说“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当他倒地后,那一丝微笑,是幸福的,满足的微笑,是遵从心之意愿的快乐。
结尾,大雪皑皑,不禁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F拎着箱子,再次回望在那里经历过的一切,转身离去。如今的F,和开头一对比,完全换了个人。脸上还是带着淤青,衣裳还是那身衣裳,但那种经历过世俗与人性黑暗的成熟的心,与之前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的,天真的心灵,有多大的不同啊。有些事,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懂得。这里也蛮有现实意义的,拜托那些护着自己熊孩子的家长,现在你们翅膀下天真的宝,将来总会变成经历过沧桑的大叔/大妈。
然后再说下心理代入和心理投射呼应文章开头嗯(滚)目前中国青少年,甚至青年感觉对爱国,革命,民族命运等等这些东西都不太关心。即便是思想上知道“嗯没错要爱国爱国好革命前辈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但心里总带着点时代的隔阂。在看这部影片之前,班主任还在课上解析了李伯伯要当红军,当时感觉触动还是挺大的,结果看完这片完全感受到了先辈的不易。主要原因是能带入了啊!片中主角跟自己年龄差不太大,他们经历的自己也或多或少经历过,当他们以自己绵薄的力量向那个黑暗的社会发出反抗时,我心中真是满怀感激之情。可以设想,当时中国又有多少向他们,像我们这般大的孩子们牺牲掉呢?第二天学校又开了文化节,看着各国民族一起欢舞,各国国旗一起在蓝天下飘扬,又想起了纳粹对犹太的压迫,历史的对比……我当时他妈差点在大庭广众之下哭出来……谢谢革命前辈嘤嘤嘤
-完-

———————————————————分割线————————————————


卧槽A太帅了啊啊啊不同于戳爷的天使面孔调皮捣蛋妖娆抚媚,不同于登堂入室男主的表面纯洁内心腹黑,这角色真是从外单纯到内,冷静善良,谦谦君子,正义友善……可是现在也是大叔了好桑心呜呜呜……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2004)

又名:英雄教育(台) / 纳粹军校 / 元首的精英 / Before the Fall / NaPolA

上映日期:2004-12-25片长:117分钟

主演:马克思·雷迈特 汤姆·希林 Jonas Jägermeyr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编剧:Dennis Gansel/Maggie Peren

希特勒的男孩的影评